戒烟需要自我否定
这里的不相信,实质上是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也可称之为自我教育。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 Critical Thinking 的直译。Critical Thinking 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我这里,不愿意去探讨美国人恩尼斯(Ennis,R.H., 1987)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我想起了孔丘、孟轲、庄周 。。。。。。
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封建主义的自我修养。如孔丘强调立志,要求人们“志於道”,“择善而固执之”,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迁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功夫。孟轲强调德性涵养要依靠“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虽然自己对道家的功法修炼了四十多年,而遗憾的是:一些关键的道理还是参悟不透。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无须质疑,庄子思想超越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揭露与批判了处于统治地位的“礼乐”文化的虚伪与异化,成为历史上最为典型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点,与欧美优秀文化中的“批判性吸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哈哈,谈了半天,说白了一句话:
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就是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