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吧 关注:7,386贴子:86,905
  • 6回复贴,共1

沈长云:商族起源及先商史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供奉百度大神


1楼2008-10-09 20:00回复
    作者简介:沈长云,1944年生,中国先秦史专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


    2楼2008-10-09 20:01
    回复
      2025-09-04 19:51: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简狄吞燕卵而产下商族始祖契这一传说,又可追溯出商族以鸟为图腾,或具有对鸟崇拜的习俗。学者从甲骨文字商人祭祀自己祖先王亥的记录中,见亥字多从鸟从隹(隹亦是鸟形),证明商人确实有以鸟为图腾之习俗。


      在我国上古各氏族部落中,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多属东夷集团,如源自少昊集团的赢秦族的祖先大业即是由其母吞食了玄鸟卵而产生的后代,因此缘故,人们多认为商族更早的渊源来自东方。尽管文献中尚无商族起源于东海岸一带的直接的证据,一些学者仍愿意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比较商文化与东方较早时期诸考古文化的异同,以寻找商文化源于东方的线索。美籍华裔人类学者张光直就曾指出,殷商文化中有不少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分布于今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或日花厅文化)中可以找到它们的祖型或原型。例如"厚葬"、"木椁及二层台"、"龟甲"、"若干陶器与自陶"、"骨、骨雕、松绿石嵌镶及装饰艺术中的纹样"以及"夯土建筑"、"玉器的大宗使用"等等,从而断定"殷商文明中很重要的一些成分,很清楚地起源于东方"。其实,不仅大汶文化,就是继大汶口文化稍晚一些的山东龙山文化及河南东部的龙山文化中也有许多上述特征,这些,都可以提供商起源于东方的证据。当然,学者中还有一些商起源于其他地区,例如起源于今陕西,或起源于今河北省境内的太行山东麓,或起源于北方辽河流域等不同的说法,旦比较起来,还是说商起源于东方更为合理一些。


      4楼2008-10-09 20:02
      回复
        契的儿子叫昭明,文献又有昭明居砥石的说法。砥石的所在,古无成说,盖亦在契所居之蕃附近。契与昭明的时期,商应当是作为夏的属国,亦即北方诸侯出现的。契的孙子相土之时,商族的势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诗·商颂·长发》歌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是说他向东进行征伐,直抵达"海外"。所谓"海外",盖泛指今山东滨海一带。文献记载他把商人的居邑迁徙到"商丘",地亦在漳水之南。《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王室对鲁国分封的命辞中,又有命鲁公"取于相土之东都"句,所谓"东都"当相对其所居商丘而言,盖相土在征伐的过程中,曾在泰山附近建有自己的"东都"。商族之所以能在此时取得发展,大概与夏后太康失国,因而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有关。文献还记载"相土作乘马",s即发明了使用马车"引重致远"的技术,这项技术固然对商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亦同时对相土的对外征伐提供了方便,因为"乘马"既可用作一般的运输工具,也可用作兵车。

        相土之后,商族又经历了昌若及曹圉(一作粮圉)两世。大约到曹圉时期,随着夏后少康的复国,商人又重新恢复了对夏王朝的臣属关系。《国语·鲁语上》记"冥勤其官而水死",便是说曹圉之子冥在任为夏的治水官吏的时候,勤于职守而被洪水淹死。这时的商人,仍明显是与夏人"错处于河济之间"的。看来那一带仍不时发生着洪水灾害,冥勤其官,自亦同时为了本族的生命财产着想。商族后人把他同契、汤二位祖先相提并论,对他施以隆重的郊祭,匠是对他"以死勤事"的业绩的报答。


        6楼2008-10-09 20:04
        回复
          冥的儿子王亥的事迹在文献中被更多地提及,但这些文献中王亥的"亥"字却往往用同音的"核"、"胲""该""垓"诸字代替,或错写成"振"、"冰",等等。根据甲骨卜辞,应以亥字为正。王亥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作服牛",即发明了用牛拉车。据说他曾驾着服牛北至于有易氏所在地区(今河北南部一带)z活动,结果被有易之君绵臣杀死,服牛也被夺去。王亥之子上甲微乃乞师于河伯(盖古黄河某处地段之氏族首领),征伐有易,杀绵臣而夺回服牛。在殷墟卜辞中,王亥和上甲微作为商的先公,是后世商王经常奉祀的对象。商人称王亥为"高祖亥",对他的祭祀非常隆重,用牛多至50头;对于上甲微的祭祀也很重视,常把他奉作合祭先公先王之首。《国语·鲁语上》也说:"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言给予能继承契的事业的上甲微以报祭的礼遇,这与殷墟辞对上甲微隆重祭祀的精神是一致的。


          7楼2008-10-09 20:04
          回复
            摘自沈从云《中国历史-先秦史》

            地址:http://www.du8.com/books/fre0905619.html


            9楼2008-10-09 20:06
            回复
              从契到盘庚的几个世纪中,商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广阔平原上频繁迁徙,居处无常,以成汤建国为界,其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契至汤的八次迁徙是:1、契自商迁蕃(今河北平山县);2、昭明迁于砥石(今河北石家庄以南、邢台以北一带);3、昭明又迁于商(今河北南部漳河地区);4、相土迁于泰山下;5、相土复归于商丘;6、上田微迁于殷(今河南安阳);7、上甲微复归于商丘;8、汤迁于毫。汤至盘庚的五次迁徙是:1、仲丁自毫迁于嚣(今河南荥阳);2、河亶甲自嚣迁相(今河南内黄);3、祖乙迁庇(今山东定陶);4、南庚迁奄(今山东曲阜);5、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后商人再未迁都。契助禹,契时期可能在豫西,王亥宾有易,可能在易水或豫北冀南,上甲微报杀父仇,借河伯力灭有易杀绵臣,上甲时期可能居住在和伯附近或相邻。古地名还需考证。凭鸟传说论商起源东夷,似不太严谨,古蜀、古东北地区也存在鸟崇拜呐。


              10楼2008-10-14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