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榛吧 关注:10贴子:359
  • 9回复贴,共1

- 【洛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1-24 11:09回复
    洛神名为宓妃,她是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故称洛神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11-24 11:09
    回复
      2025-08-24 11:27: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11-24 11:11
      回复
        相传曹植在年轻的时候,看中了一位姓甄的姑娘,想娶她做妻子。那姑娘也爱慕曹植的才华,暗暗求告月下老人为他们牵红线。曹操知道甄家姑娘聪明、美丽、贤惠,便为大儿子曹丕娶了这姑娘。甄夫人到曹家后,曹植和她经常相见,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默默相爱,只是用眼神来传递他们的情意。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不久又逼迫汉献帝把皇帝的宝座禅让给他,国号大魏,追封曹操为魏武帝,他称魏文帝,封甄夫人为皇后。从此,曹植和甄后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但两人的爱更深了。后来,曹丕又娶了郭贵妃,对甄后逐渐冷淡起来。郭贵妃想当皇后,就与奸臣密谋策划,制作了一个桐木偶像,上面刻着曹丕的生辰八字,然后把它埋到甄后的宫院里,再派人密告曹丕。曹丕听说这话,半信半疑,命人到甄后宫里搜查,果然从地下挖出了这个木偶,模样很象曹丕。曹丕一见,大发脾气,不容甄后分辩,就把他处死了,再封郭贵妃为皇后。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曹丕,曹丕叫甄后生的儿子曹睿陪曹植一块吃饭。曹植见到曹睿,想起了甄后的惨死,暗暗地流下了眼泪。曹丕看在眼里,已觉察到甄后的冤情,感到对不起她。饭后,曹丕就把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曹植见物如见人,心里更加难受,谢过曹丕,就离开了魏宫。曹植心里怀念惨死的甄后,只觉得心神不定,出了洛阳城,来到洛河边,令随从仃车休息。曹植对着西沉的红大阳和滔滔东流的洛河水出神,突然,他看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象一朵出水芙蓉那样慢慢地从碧波中升起,随着波涛,轻悠悠、飘忽忽地来到岸边。曹植觉得她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就向随从说:“你们看见河岸上那个美貌的女子了吗?”“没有。”随从回答。“喏,就在那边!”曹植用手指着说。“那边啥也没有!”随从想了一想,又说:“听说掌管洛河的洛神,凡人是看不见的,王爷看到的一定是洛神了。”曹植就向洛神走去,施礼说:“仙姬是洛神吧,小王有礼!”“王爷别来可好!”“别来可好?你我何时分别?”“王爷难道把我忘记了吗?”“看来面熟,难道你是……”曹植越看越觉得她象甄后,但是甄后已死,怎么会到这里来呢?他疑惑地说,“仙姬象是……哦,不,不,不!小王不敢冒昧。”“王爷可曾拿到我那玉镂金带枕?”“拿到了!你,你果然是皇嫂甄后!怎么到这里来了?”“唉,一言难尽!”甄后把自己怎么被郭贵妃陷害的经过诉说一遍,然后又说:“玉帝念我死的冤屈,封我为洛水之神。因为你我还有未了之缘,所以我到这里相会,了却前缘。那玉镂金带枕是我陪嫁的东西,我在暗中感化了魏文帝,因此他才把玉镂金带枕赠送给你。你留作纪念吧!”“想我曹植空有满腹经纶,反遭别人猜忌。如今我万念皆灰,愿随仙姬守洛河。”曹植忧郁地说。“唉!”洛神两眼含泪说,“可惜你我有仙凡之别,如今相见之时,也是永诀之刻。这里有耳环一只,赠送王爷。望王爷多多保重,小仙告辞了!”洛神说着,摘下一个耳环,赠给曹植。曹植双手接过,又从自己身上解下一块玉佩,含泪交给洛神:“多谢仙姬厚赠。小王身边没有别的东西还敬,只有这块玉佩赠给仙姬,望多保重!”洛神接过玉佩,转身踏进洛河波涛,又回头向曹植望了一眼,就消失在波涛中了。曹植精神恍惚,如痴如呆,不知这是真事还是梦境,只是望着洛河发愣,直到随从人员催他上车,他才猛醒过来。后来,曹植为这次会见写了一篇赋,题名是《感甄赋》。魏文帝死后,明帝曹睿继位,看到这篇赋后,感到不是味,就把题目改成《洛神赋》。甄后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曹丕娶甄后时曹植仅十二岁,不可能“欲求为妻”。又有考据,《感甄赋》虽确有其名,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三国志陈思王传载,黄初二年,曹植被黜为鄄城王(今山东濮县)。至黄初三年,其谒帝返回途中,经洛水,联想到战国时宋玉曾随楚襄王游云梦泽,见高唐云气而作《神女赋》,故仿其体作成《感鄄赋》。赋中所说:“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长寄心于君王”,正是以此赋抒写抱负的不得伸展与无由效忠王室的抑郁心情。实与甄后无涉。宓妃留枕,是否亦如汉皋解佩、巫山云雨,只是世人编撰的一场悱恻缠绵的神话传说?千余年前,那个“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落拓诗人,已在历史的尘烟中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有洛水之畔那亘古不息的淡淡水波,悠悠白云。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1-24 11:13
        回复
          传说二

          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五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把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1-24 11:14
          回复
            《洛神赋并序》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 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 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1-24 11:19
            回复
              哇哦,绿川好厉害(ง •̀_•́)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30 08:5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1-30 08:56
                回复
                  2025-08-24 11:21: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30 08:57
                  回复
                    真幸福
                    虽然这个新文学老师讲的不好
                    但是 魏晋文学遇到了洛神赋
                    也是很棒棒呀(和老师无关)
                    这水平还是去交小学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3-16 2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