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吧 关注:2,766,712贴子:66,912,900
  • 2回复贴,共1

老重庆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1楼2008-10-05 17:21回复
    重庆金塔与银塔的故事
    统景峡堤坝外,飞湍流瀑,雄伟状观。瀑布背衬一座竹岭,绿如翡翠。两侧山峰对峙,峰顶各有一塔,右为金塔,左为银塔,相传为鲁班所建。 
      鲁班技艺精湛,名扬九洲,四方子弟争相拜门学艺。相传渝洲,有一个叫赵巧二的,就是鲁班的徒弟。巧二学业将成,却偷了鲁班玲珑别致的金塔、银塔和金扁担,企图趁月夜逃之夭夭。鲁班发觉后,跟踪追赶,赵巧二行至统景峡刚放下歇气,鲁班赶到假装鸡叫,赵巧二以为天将破晓,便把金塔、银塔弃于两山之巅,拿着金扁担顺峡匆忙逃走。 
      这时鲁班用脚猛一蹬地,峡谷两山合拢,赵巧二连忙将金扁担横在其间,才留下一线空间。于是鲁班星夜修了两座石塔,将金塔、银塔罩在下面,并在塔门口安了一对石鼓。 
      后来有人在塔上刻下“金塔对银塔,银子八万八。若能识得破,银子各人拿。上买重庆府,下买铜锣峡”的打油诗。引得不少人去拆塔盗银,以致两塔未能保存至今。 
      现在两塔的迹址犹存,塔石散在山坡,银塔旁还有一对石鼓可鉴。


    2楼2008-10-05 17:22
    回复
      2025-11-25 23:1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会仙桥的由来
      现在高楼林立的会仙桥,以前是一片荒郊,几处村落茅舍,一条潺潺的小溪上横跨一座石桥,石桥连接进出重庆城的关津大道。这座石桥为什么叫会仙桥呢?这里有段美丽的传说。嘉陵江边,有一个孤苦伶仃的渔郎。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全部遗产,是一条舴艋小舟,一张破旧的渔网。他人勤手巧,起早贪黑在水里钻、浪里滚,靠打鱼为生。 
        一天,他的船儿沿江飘流。看到岸边一块洁白的圆圆的石盘,就象浮在水面的一块大白瓷盘子。一边滨水,一边靠岸,一个窈窕朴素的姑娘蹲在石盘上捶洗衣裳。突然,姑娘惊叫了一声,一块洗好的洁白被单象云朵飘在绿油油的江面,浪花卷着越飘越远。姑娘急得连声叫喊:“我的被单……”渔郎急急忙忙划着船儿追赶。追呀!追呀!追了好一段水程,才用稿竿钩住白被单。掉转船头,划回岸边送还给姑娘。他笨拙的说道:“姑娘,我给你追回来了……”他的口象是被钳子钳住,再也说不出第二句话来, 脸一阵发热, 心儿突突地跳动。那姑娘也羞答答地轻轻说声“谢谢”,一朵红云升上了双颊。从此以后,渔郎那小船总在石盘边盘旋游荡,夜里,小船就拴在石盘边歇宿。姑娘也常来石盘边洗衣裳,两人经常见面,虽然没有说过多少话儿,多情的眼睛,已经把内心里隐藏的爱情流露出来,传递给对方了。 
        也巧,这天渔郎挑了两筐金鳞鲤鱼上岸,准备进城去卖。忽听岸边呜呜咽咽的哭泣声,举目一看,正是那个洗衣姑娘坐在石盘边抽泣。渔郎搁下鱼担,上前劝慰,好容易才听明白,原来姑娘有一老母,二人相依为命。不幸今老母病死,连埋葬钱也没有。可怜的姑娘,没亲没故,怎经得起这样大的不幸和悲痛?她伤心、绝望,无可奈何跑到河边准备投河自尽。渔郎委婉劝住,问明她家住在哪儿,约定进城把鱼卖了,买一口棺材送去安葬老母。告别了可怜的姑娘,渔郎挑着鱼担慌忙上路,走到石头桥上一看,不由得跺脚嗟叹,两筐金鳞鲤鱼都死得硬僵僵的了!城里人讲究的“鸡吃叫,鱼吃跳”。活鱼卖价高昂,死鱼卖不成钱。可怎么办呢?想到可怜的姑娘等他卖鱼买棺材安葬老母,就心急如焚!他气得担子一搁,背靠石桥栏杆坐下,垂头丧气,望着两筐死鱼出神。 
      恍惚中,觉得有一个拄拐杖的白发老头,驱赶桥上的闲人,说是八仙大驾过桥来了,霎时间一阵风过去,八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结队过桥。渔郎事急乱烧香,走上前去,拦住这一行人跪了下来,哭诉那可怜姑娘的不幸,求神仙发慈悲,帮助她安葬老母。这一群乞丐哈哈大笑:“你认错人了,我们不是什么神仙。”渔郎那里肯放,继续苦苦哀求。这时,一个乞丐朝筐里扔下一块石子,叫喊道:“糟糕,你的鱼蹦出筐了!”渔郎回头一看,果然金鳞鲤鱼在筐里蹦跳,有几条已蹦出了筐子,落在桥上,尾巴还在摆动呢。渔郎慌忙把鲤鱼收进筐里,再看那群乞丐,早已不知去向。 
        这事儿真叫人诧异,明明鱼都死硬了,怎么一下子变得活蹦活跳了呢?再看另一筐,仍是硬僵了的死鱼。他想起刚才那个乞丐扔了一块石子在筐里,找出石子,圆圆的,明洁晶莹,十分乖巧。试把石子投在死鱼筐里,转眼间,这一筐死鱼又活蹦活跳了。明白了,渔郎高兴的说道:“这是宝石,能叫死鱼复活的宝石!”  
        传说渔郎会见的八个乞丐,就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大神仙。于是,这里就叫会仙桥了。


      3楼2008-10-05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