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去听相声?当然是为了乐。是只为乐么?如果回一句还想增广见闻,大概是可以的。可是现在的风气是相声要搞笑至上,还要发展到搞笑唯一。不搞笑的相声太搞笑了,这话是对的,但是只搞笑的相声却注定短命。琢磨琢磨那些经典作品,不难发现其中除了幽默性、讽刺以外还有知识性这个重要特点。以最基本的贯口活《报菜名》《地理图》《八扇屏》为例,其中包含的饮食、地理、历史知识,才是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联想当时的社会背景,听相声的人里识字的少,有几个会见过认识满汉全席,有几个能真的走南闯北,有几个能通晓历史典故?听相声自然能增广见闻,增加学识,相声可以满足这个心理需求。当然,现在识文断字的能力已经普及,再以基本常识来吸引人已经无法实现。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适合相声?我以为半生不熟的最合适,举例证明一下,《白事会》《拴娃娃》等这些传统作品,还能经常演出受到欢迎。这里面就有年轻一代对民俗文化一知半解,这些作品里的知识恰好对应了需求的因素。总之,作为一个相声的爱好者,真心希望在狂呼相声不需要教育人的时候,能适可而止,别把相声改成一堆笑话集锦,让它多保留些内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