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吧 关注:2,766,869贴子:66,913,964
  • 11回复贴,共1

30年风云激荡 重庆成中国改革开放策源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1楼2008-10-05 16:31回复
    收获30年 重庆人腰包钱涨了44倍 

      改革开放不仅让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束缚、封闭、保守,到解放、进步、务实,再到开放、科学、创新的历史性跨越,更让重庆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数据是改革开放成功的最好说明。” 

      杨庆育向记者介绍,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7.3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4122.5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5.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660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3.8倍。与1978年相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535倍和65.4倍。自1994年,施行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政收入从1994年的36.6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788.56亿元,增长了20.5倍。同时,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09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44倍和27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980年的23元,提高到2007年的9978元。
    “重庆借着改革的东风,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市民无需再凭票购物,而是只要手里有钱,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任何商品。”杨庆育说,1986年粮食产量越过千万吨(比包产到户前产量增加60%以上)。进入90年代以后,更是长期稳定在1100万吨左右,基本实现区域粮食自给。2007年,油料、水果、牛奶、禽蛋、水产品、肉类产量分别达到43.77、175.89、8.61、39.74、25.54、178.54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5倍、21倍、4倍、8倍、17倍、3倍,较好满足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工业产品迅速增加,2007年发电、钢材、铝材、水泥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10倍、5倍、54倍和28倍;汽车、摩托车产业从无到有,2007年产量分别达到70.8万和638.25万辆。


    3楼2008-10-05 16:33
    回复
      2025-11-28 13:53: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改革初期的解放碑


      4楼2008-10-05 16:35
      回复
        1991年全国搞好国合商业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5楼2008-10-05 16:36
        回复
          重庆人当年只能住在低矮的“穿斗”房


          7楼2008-10-05 16:37
          回复
            改革开放之初的文化宫大门,成为了重庆标


            8楼2008-10-05 16:37
            回复
              缆车是当时很“时髦”的交通工


              9楼2008-10-05 16:38
              回复
                改革之初公路上的汽车非常


                10楼2008-10-05 16:38
                回复
                  2025-11-28 13:47: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L的解放碑字幕真的黑么雷人给。。


                  IP属地:重庆11楼2008-10-05 16:41
                  回复
                    计划生育!!


                    12楼2008-10-05 16:42
                    回复
                      现在在解放碑上做广告或者宣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IP属地:重庆13楼2008-10-05 16: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