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14年6月12日12时15分
“嗨,郝医生,咱们又见面了,很高兴见到你。”
“有多高兴?”
“高兴得体无完肤。”
“这词用得真好。”
“郝医生,我写了一首诗,念给你听好吗?”
“我要去吃饭呢。”
“没事,诗歌是精神食粮,李护士听了我的诗,都没觉得饿。”
“你是说你的诗能当饭吃?”
“不是,是她吐了。”
“再见。”
“欸?别走啊郝医生,别走啊,着什么急啊?算我求你了,就听听我的诗吧。”
“是我求你,我真饿了,吃完饭再念好吗?”
“你是这里唯一懂我诗的人,不给你念,我也没有心情吃饭,寝食难安,焦虑烦躁,对康复影响很大不是吗?”
“好,你念吧。”
“这次我写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
“嗯,赶紧念吧。”
“嗯,我稍稍酝酿一下。
“《十万个为什么》
“啊!
“屎壳郎啊,如果你饿了,会吃自己的吗?
“长颈鹿啊,你的犄角发射了Wi-Fi,为什么不告诉我密码?
“穿山甲啊,你这么能挖,是蓝翔技校毕业的吗?
“企鹅啊,如果我忘了QQ密码,还能找到你吗?
“念完了,怎么样?有没有表现出对世界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望?”
“嗯,这诗不错。”
“还有呢?”
“没了啊,就是很不错啊。”
“你不给我提点儿意见?”
“提了意见可以去吃饭吗?”
“当然啊,不能为难你。”
“好吧,我觉得,‘长颈鹿啊,你的犄角发射了Wi-Fi,为什么不告诉我密码?’这句表述得不够全面。草原上还有很多动物有犄角,它们都可以发射Wi-Fi,为什么你偏偏问长颈鹿呢?”
“那你说应该怎么改?”
“我觉得改为‘长颈鹿啊,为什么犀牛、羚羊、大水牛都有Wi-Fi,而你的信号最强?’比较合适。”
“那到底为什么啊?”
“因为长颈鹿的Wi-Fi信号塔高啊。”
“绝了,太棒,真佩服你。”
“那,我可以去吃饭了吗?”
“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