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吧 关注:14,626贴子:85,007
  • 25回复贴,共1

(转)奥赛题错误答案用5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50盏亮着的电灯,各有一个拉线开关控制,被顺序编号为1,2,3,4,…,150。将编号为3的倍数的灯的拉线各拉一下,再将编号为5的倍数的拉线各拉一下,拉完后亮着的灯数为几盏?”这是一道考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思维数学题,今年暑假,才上完三年级的罗弋在做四年级的数学竞赛题集《培优新帮手》时遇到此题,算出答案“90”与标准答案“80”不符,妈妈陈群只当儿子错了。
  “妈妈我没有错!”罗弋没有见过拉线电灯,但他猜想应该就像餐馆里的电风扇一样,拉一下转起来,再拉一下停下来。“所以3和5倍数重叠的十盏灯因为拉了两下又亮起来,最后的答案就应该在80的基础上再加10。”


1楼2016-11-01 12:19回复
    150-50-30+10=80对的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01 16:10
    回复
      2025-08-06 16:51: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50- 50-(30-10)+ 10 = 90


      5楼2016-11-01 16:46
      收起回复
        90是对的,公倍数要减2次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11-02 08:28
        收起回复
          我第一反应是1的倍数拉一下,2的倍数拉一下,…150的倍数拉一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05 20:39
          收起回复
            中学生数学题:
            8 ①有1、2、3……11、12共12个数字,请在 没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
            ②有1、2、3……2015、2016共2016个数字,请在 没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
            ③有1、2、3……2014、2015共2015个数字,请在 没两个数字之间添上“+”或“-”,使它们的和为0。若能,请说明添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名校课堂——滚动学习法》数学2 七年级上 27页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6年3月印刷)
            ①②很简单,不必做。
            ③的答案是“不能。因为由①②可知,数字的总个数应该是偶数个。”
            答案对吗?


            8楼2016-11-06 21:15
            回复
              初始状态:亮150盏,灭0盏。
              第一次拉拉线:亮的拉灭50盏,灭的拉亮0盏,状态:亮100盏,灭50盏。
              第二次拉拉线:亮的拉灭20盏,灭的拉亮10盏,状态:亮90盏,灭60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07 17:47
              回复
                第二题:
                无论添加什么符号,总能移项整理成M-N的形式,(比如(3+5)-(1+2+4))如果M-N=0,那么M=N,即M=N=n(n+1)/4=S/2,所以S为偶数,所以n或n+1必须为4的倍数。
                3.4.7.8.11.12.....只有这些可以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11-07 18:06
                回复
                  2025-08-06 16:45: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2,2015,2016都可以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11-07 18:38
                  回复
                    本来答案就是90啊,我们都90,答案是印错了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1-07 19:25
                    回复
                      欢迎各位参与讨论。
                      1楼是从一条消息中摘抄的。8楼是偶然看到的。两题都不复杂,但答案有错,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错误中得到什么?
                      1楼的题是是一道考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思维数学题,题目的原意是要让学生明白,在一定 单位内,3与5 倍数的总数 = 3的倍数+5的倍数-3与5的公倍数。题目的形式有特点,可惜出题时对其“特点”考虑不周,忽略了拉2次开关与不拉开关的效果相同的道理。
                      8楼的题是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等差数列特点。似乎由于题目简单,且考虑到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出题者采用了“数字的总个数应该是偶数个”的简单判别方式,导致了错误。
                      数学是严谨的。出题的老师也难免会犯错误,像我这样业余爱好者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努力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迷信题目,也是必要的。


                      13楼2016-11-08 08: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