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974贴子:6,864,805

【草稿】浅论一下六耳猕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才的帖子有错别字,果断删除
师徒四人西游一路共行十万八千里远,用时一十四年,遇见大妖约有五十余。在所有妖魔鬼怪之中,与孙悟空最为相像的妖怪是谁?不可否认,若说“最”,只有六耳猕猴可当。

注:不擅长写这类文,文笔极差。


IP属地:河南1楼2016-10-29 11:42回复
    前排艾特大神:@尽道隋亡一条河 @只剩好回忆 @1171312533 @格雷有后宫 @蟹小嘤


    IP属地:河南2楼2016-10-29 11:42
    回复
      2025-09-04 14:50: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闲谈}
      作者向来是个爱装逼的职业,尤其以仙魔类为先,不论古今都是如此。本人见识浅薄,并未阅读过太多作品,便只好混乱些举例。
      现在网络作家中,装逼装得最好的莫过于[辰东],无可厚非。虽然故事剧情过于套路庸俗,但辰东作一品向以宏大为主要特点,这个逼不是一般人能装的起的,所以尽管辰东作品质量并不太低,但跟风者极少。
      除辰东外,[梦入神机]怕是首当其冲吧。其作品《佛本是道》,虽然在本人看来三观不正、意淫过度、文笔极差、设定极其乱,但不能否认其影响力之大,跟风者之众。众中之众外仍有众人跟风。这便是网络文学中的新式衍生品:洪荒流。
      洪荒流最频繁使用的词语很好归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逆天][至尊、圣人][后天、先天][一气化三清][异界][奶子、屁股、大长腿][芥子纳须弥][上古][神器、圣器][天地法则][毁天灭地][鸿钧老祖]等等等等……都是一些听起来让人感觉OMG的词语,乍时更觉不可思议,乃是难以触碰的领域。
      搁古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几句至今印象深刻:【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征云笼宇宙,杀气乾坤】、【咫尺间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
      罗贯中(冯梦龙增补)著《三遂平妖传》也有:【一轮皎洁,能分宇宙澄清;四海团圆,解使乾坤明白】、【说开华岳山峰裂,道破黄河水逆流】、【剪草为马,撒豆成兵】、【炊饼馒头随意换,弄得腌臜不好看】。
      不限于仙魔小说,讲诗词,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有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各种文,各种赋,各种表,各种各样的装逼,似乎只要能写个字的就都会让自己的逼通过文字的表达方式流传后世。《西游记》的作者同样爱装逼,而且不得不承认,很多装逼装得都很不错,有层次、有艺术、值得品味。
      详情可看——(我记得以前有个帖子专门分析《西游》原著的各种装逼的,关键时刻找不到了TAT,以后找到的话补上。)
      《西游记》如何成型暂且不管,但不得不承认,整部作品的逻辑性之强、前后故事连贯之高、作品之严谨程度,放眼古今中外亦能名列前茅。那么问题来了,《西游记》作者属于挖坑不填的类型吗?明显不是。
      【此一时,彼一时】、【相生相克】是针对作品中部分人物战斗力忽高忽低的解释,尽管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西游记》埋伏笔,讲报应,说因果,品修心,越细读越觉难以自拔。
      如此一巨作,怎么可能挖坑不填?
      怎么可能?It is not can。
      不论别的坑,我只来浅说一下六耳猕猴。


      IP属地:河南3楼2016-10-29 11:47
      回复
        {六耳猕猴的外形}
        当说一个妖怪的时候,就要先从外形讲起了,由外而内罢。
        六耳猕猴是谁?作者并未做太多阐述,甚至连六耳的外貌都没有过多描写,原文中也只有两处:一【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二【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
        六耳猕猴作为占前后两回的大妖,书中第一处外貌只是写[六耳猕猴幻化出的外形=孙悟空外形],即便在六耳猕猴现了本相以后,也只透露出一点:[六耳猕猴长了六个耳朵],仅此而已。六耳猕猴的外形没有被详述,大家便可以随意想象,只要保证两点原则就行:一,是个猴,二,有六只耳朵。
        不过作者为什么不写六耳的具体外貌呢?有伏笔?有阴谋?其实我觉得并不需要想得太复杂,因为有一种不提叫做不值一提。或许作者觉得六耳将死之时用不着再过多描写呢?或许六耳猕猴本相外形就是只普通的(有六只耳朵的)猴子呢?本就是无需深述的话题,这里闲来猜测一下。


        IP属地:河南4楼2016-10-29 11:53
        回复
          ( *・ω・)✄╰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29 11:53
          收起回复
            {花果山的混世四猴}
            楼上说到,六耳猕猴的外形也许本就极其普通,作者懒得多加描述。其实楼上的话题也只是打趣讲一下,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讲一讲六耳猕猴的身世。
            西行一路上的妖怪,绝大多数都是有讲到来历的:或是[久占此地]、或是[仙佛下凡],或是[异兽逃脱]等。只有两个来历不明的妖怪,不知是否作者故意安排,二妖都是在如来处做了了断:大鹏与六耳。如来有讲过大鹏的出生过程,只是未提及大鹏从何处而来,他最后被如来降服,终身禁闭;但关于六耳猕猴,如来却只提到【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但六耳从何处来?他如何能来?如来并未提到。
            从六耳被“打死”后,原文道:【至今绝此一种】,可以了解,六耳猕猴这个种类极其稀有,甚至是普天下只剩这一只活物。这唯一的活物莫非就这么寂寞,非要成正果?霸占功德?然后举事不成反被杀?
            不然。有读者细心的可以发现,孙悟空出生之地一点都不平凡:那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孙悟空便是出生于花果山正当顶上。而花果山妖兽中还有什么呢?在第三回第一段有这样一段文字:【正说间,转上四个老猴,两个是赤尻马猴,两个是通背猿猴】。孙悟空便是那【明灵石猴(亦说天产石猴,不细述)】,而除此以外,山中也有【赤尻马猴】及【通背猿猴】。混世四猴已有三,便是【六耳猕猴】就在花果山又有什么奇怪的?作者故意安排巧合如此,依本人看,花果山中没有【六耳猕猴】才是件奇怪事!
            况且前文说到,六耳猕猴外形极有可能只是普通猴子,若他生活在猴群中,还真不一定有人能注意到他!
            孙悟空最初并不知猴群中有赤尻马猴与通背猿猴,是四只猴子主动站出来,孙悟空才知晓的。各位设想一下,如果六耳猕猴便在猴群中,但他见赤尻马猴与通背猿猴成双成对,自己孑然一身,心中堵塞,未能及时毛遂自荐,孙悟空又凭什么找得到他呢?
            并非本人以阴谋论解读,只是作者安排过于巧合,不得不这样解释才解释的通。况且若如此解释,《西游》中的部分情节便能连贯起来。


            IP属地:河南6楼2016-10-29 11:58
            回复
              度娘吞了我的楼。。。正在申请恢复中。。


              IP属地:河南7楼2016-10-29 12:00
              回复
                {原作中的几个不明显的坑}
                文中我提出观点[六耳猕猴隐藏在花果山猴群中],且不管对错,我们只以对来看,能否理清原文中曾挖的坑?
                第一个坑:[孙悟空怎么成为了“猴王”?]且看原文描写:【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孙悟空在水中进进出出,就成了猴王了?就这么简单?猴群中难道没有不服的?
                第二个坑:[混世魔王的到来。]看原文描写【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把个美猴王围在当中,叩头叫道:“大王,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望你诚如饥渴!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家火,捉了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看守家业。幸得大王来了!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孙悟空在花果山呆了【三五百载】,混世魔王不来,孙悟空才出去十几年,混世魔王就横空出世。是否太过于巧合?
                第三个坑:[一部分猴子的逃窜。]看原文描写:【大圣道:“我当时共有四万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里去了?”群猴道:“自从爷爷去后,这山被二郎菩萨点上火,烧杀了大半。我们蹲在井里,钻在涧内,藏于铁板桥下,得了性命。及至火灭烟消,出来时,又没花果养赡,难以存活,别处又去了一半。我们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这两年,又被些打猎的抢了一半去也。”】因为没有瓜果养赡,有的猴子背井离乡,去了别处,这群猴子去了哪里?


                IP属地:河南8楼2016-10-29 12:02
                回复
                  2025-09-04 14:44: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四个坑:[花果山猴子的战斗力。]【群猴听说,一个个垂泪告道:“自大圣擒拿上界,我们被猎人之苦,着实难捱!怎禁他硬弩强弓,黄鹰劣犬,网扣枪钩,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头顽耍,只是深潜洞府,远避窝巢,饥去坡前偷草食,渴来涧下吸清泉。却才听得大圣爷爷声音,特来接见,伏望扶持。”】
                  按道理讲,花果山猴子的战斗力应该挺渣的,但后文中却有:【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另选一个会变化的妖猴,还变一个沙和尚,从新教道,要上西方不题。】
                  花果山中有会变化的妖猴,且最少是四个以上。我们再看另一处原文:【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凡有九窍皆可成仙,且不说猴子究竟算“九窍”还是“八孔”,但要注意一点的是,花果山中有“会变化”的猴精,不说是仙,起码也是大妖了吧!可白骨精后一回明确指出猴子战斗力极弱,此时为何连会变化的猴精都有了?这群猴精是哪里来的?


                  IP属地:河南9楼2016-10-29 12:02
                  回复
                    {尝试用我的逻辑填坑}
                    我来给出一段解释,大家看是否合理?
                    花果山上有混世四猴,隐于普通猴群中间。一日,石猴称王,六耳见其不费吹灰之力竟得宝座,心中愤懑,但不敢作声。六耳的党羽有多少并不明确,但它们在石猴寻访道果的时候,果断勾结混世魔王,让混世魔王来霸占水帘洞,自己也可伺机发动政变,夺取猴王宝座。
                    [混世魔王不是正巧在孙悟空离开时来的,而是孙悟空离开后,混世魔王被六耳猕猴诱来的。]但六耳没有想到,孙悟空有了大神通,及时赶来打死了混世魔王,猴王宝座更加安稳。赤尻马猴和通背猿猴趁机向石猴表忠心,依附石猴。之后经历了大闹天宫,二郎神剿灭花果山猴子。幸存的六耳看花果山尽是疮痍,愤恨之下带党羽离开花果山。至于他去了哪里,我们并不知道。
                    而后,孙悟空因白骨精被唐僧赶回来,杀死了猎户,花果山重振声威。孙悟空又因为要解救唐僧而离开,六耳【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早就知晓,于是带党羽回花果山,扮假猴王。看六耳猕猴二回的标题:一称六耳“假猴王”,一称六耳“二心”。其实这“假猴王”便是指六耳冒名顶替孙悟空,做了假猴王,“二心”则指猴群中的二心——对孙悟空的拥护之心与不臣之心。而且看描写,猴子对假猴王都是很熟悉的样子,故六耳猕猴应该就是在孙悟空离开之后紧接着入主了。


                    IP属地:河南10楼2016-10-29 12:09
                    回复
                      况且六耳猕猴及其党羽在外打拼多年,所以练就一身本领,变化之术更不在话下。
                      原文【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花果山的猴子哪有这么残忍嗜同类?必定是六耳的手下才能如此心狠手辣。也说明了六耳归来花果山之强势。
                      而若如上文,就很好地解释了:[孙悟空当猴王那么容易,怎么没猴子反对他?][混世魔王怎么出现得这么巧?][花果山猴子的战斗力怎么起伏那么大?]同样解释了,为什么六耳猕猴能变得和孙悟空一模一样,菩萨都难分真假:因为六耳和孙悟空在一起呆了至少三百年啊。


                      IP属地:河南11楼2016-10-29 12:15
                      收起回复
                        我好久没来了西吧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0-29 12:16
                        回复
                          支持小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10-29 12:17
                          收起回复
                            {六耳猕猴为什么要“送死”}
                            楼上我为大家提出的观点,基本论述完毕。但所论述的只是前半部分。那么六耳猕猴做假猴王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作死呢?接下来我继续

                            尼玛,继续不了,编不下去了擦凸(艹皿艹 )


                            IP属地:河南14楼2016-10-29 12:19
                            回复
                              2025-09-04 14:38: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六耳的几种说法 1 六耳是如来派去的,被杀的是真悟空,这一说根本不可能,看过原著都知道被打死的是六耳。 2 六耳是孙悟空的分身也不可能,因为六耳有独立思维。 3六耳是孙悟空的二心,这个比较靠谱,如来也说过这场灾难是因为孙悟空的二心。 4 六耳就是弥猴王 5 和3接近但还是有些不一样,孙悟空的二心把六耳招了过来,六耳趁虚而入占据了孙悟空的二心位置。这是张纪中的解释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6-10-29 12: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