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区吧 关注:450贴子:43,788
  • 7回复贴,共1

《生活之书》【俄罗斯】弗·萨夫琴科(又一篇科幻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活之书
【俄罗斯】弗 萨夫琴科
一个中年男子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铁入口处大声兜售一本绿色封皮的
书:"这本《生活之书》是家庭生活的良友.它写得非常有趣,非常大胆,
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迫切问题,涉及到爱情,家庭和工作……"
某科研所实验室主任彼得 伊万诺维奇忍不住这份诱惑买了一本.他是
从千里之外到莫斯科来出差的,昨天已把事情办完了,此刻正准备去机场,
买本书或许可以在途中消磨些时间.
晚上9点钟,彼得 伊万诺维奇回到家里,屋内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妻
子柳霞在厨房忙碌,儿子安德烈在温习功课,一切和往常一样.
在莫斯科买的那本书他直到晚上也没有读.第二天,当他洗过澡,吃完
早饭,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时,才翻开《生活之书》.
"有那么一个小男孩,当他满3岁时,父母送了他一辆儿童自行车.他
便整天骑着车在各屋窜来窜去,在他眼里,屋子是那样宽敞和高大……"
"开头很有趣,"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休息时读正合适."他合上
眼,想起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黄色的木头车座,黄色的车把.他也是满
屋骑着玩,越过门槛时,还摔倒过……真怪,直到现在还记得!
他接着往下读:
"小男孩同爸爸,妈妈,两个姐姐住在一幢老房子的二层楼上,他们拥
有一个爬着野葡萄藤的阳台.楼旁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些已不结果的
老苹果树和几个木棚.还有一个公用厕所.不过,男孩由于年纪太小,大人
不许他到院子里去……"
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道:对,就是这种院子,它曾是自己的乐园.
"……小男孩经常独自在阳台上玩,从那眺望父亲归来的身影,当看见
戴着眼镜,身体壮实的父亲在街角一露面,他便大叫'爸爸回来了,爸爸回
来了.'一次,小男孩学女邻居的样,把'回来了'说成'鬼来了',结果
挨了妈妈一顿臭骂……"
这是怎么回事 彼得 伊万诺维奇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感到很不自在.
这不是在讲他吗 他怎样等父亲,怎样挨骂……还有那个阳台,父亲的模
样……难道是巧合吗 真不可思议.
"……小男孩4岁时,父母允许他到院子里去了.那儿住着他的同龄人
科利亚和薇卡.科利亚是清洁工的儿子,蔚卡是汽车司机廖尼亚叔叔的女
儿……"
完全一样.彼得 伊万诺维奇暗自想道,心跳得更厉害了.
"在小男孩心目中,这个廖尼亚叔叔是除了父亲之外最有威望的人物.
他常把卡车开到院子里来,并允许孩子们随便玩,如果情绪好,还载着他们
上街兜风.车上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说是神奇的.可能就从那时候起,小男孩
爱上了各种各样的机器和机械装置.
"小伙伴科利亚有时候会挨母亲的打.母亲攥住他一只手.用毛巾抽得
他团团转……"
这时,彼得 伊万诺维奇眼前清晰地浮现出科利亚挨打的情景:一只手
被母亲攥着,另一只手护着屁股,一面叫一面像陀螺似的围着愤怒的母亲打
转.他和薇卡站在一边看,既同情科利亚,又暗自高兴,因为挨打的不是他
们.
"……小男孩5岁时,住在院子厢房里的老姑娘季娜 马特维耶夫死了.
这是他第一次遇到死人的事.送葬队伍中大人们各种真的或假的悲痛神态,
使他很感兴趣.他悄悄尾随在后面,学着大人们抽泣,借此向别人证明,他
很会表示自己的悲痛.结果孩子们不解地望着他,大人们则投来不赞赏的目
光.
"可是,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来的想表现自己,竭力让别人满意,争取公



1楼2008-09-27 10:36回复
    众好感的思想却在小男孩身上永远保留了下来.他后来所做的许多事,都是
    这种思想造成的……"
    彼得 伊万诺维奇叹了口气,皱起眉头,毫无疑问,这本书写的正是他
    自己.他惊恐地暗自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本书写的不是别人而是他
    自己,这一点使他不由得有些骄傲感,但同时又对作者根据他送葬的一件小
    事所作的评价深感不满,何况是写在了所有人都能读到的书本里!
    外屋响起了安德烈放学回家的吵闹声,彼得 伊万诺维奇充耳不闻,他
    正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
    "……小男孩的父亲曾是红军军官,后来当了采购员.他常常带着小男
    孩到外地去出差,这是最幸福的时日……卫国战争爆发了,小男孩的父亲重
    新穿上军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在德军的炮火之下,小男孩跟着母亲往东辗转于各个城市."


    2楼2008-09-27 10:36
    回复
      2025-09-05 00:30: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啊!"有人在耳旁叫了一声.彼得 伊万诺维奇吓得一哆嗦."在看
      什么有趣的书呢 也给我看看!"妻子站在旁边伸出了手.
      "不行,不行!"彼得 伊万诺维奇急得把书直往屁股底下藏.妻子像
      是受了欺骗,委屈地撅起了嘴,赌气走开了.
      屋里只剩彼得 伊万诺维奇一人,他继续往下读:
      "……战争把他们赶到外贝加尔地区的一个村子里,那儿的孩子通常用
      打架这种野蛮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地位.我们的小男孩从来没有像那几年那
      样经常打架.尽管吃得不好,但他却长得非常结实,高大.邻班有个叫波里
      亚的孩子,也是避难来此地的.同学们因为不喜欢他的猴子脸,都骂他'孬
      种'.于是为了证明不是'孬种',为了确定地位,波里亚不得不和所有的
      人都打一次架……"
      读到这里,彼得 伊万诺维奇不舒服地皱起了眉头,何必写这件事呢 
      "……我们的小男孩和波里亚并无宿怨,但他却不想脱离群众,所以也
      故意去招惹他.在对峙中,小男孩突然把书包往波里亚头上一抡,波里亚躲
      闪不及摔倒了.围观的人十分得意地笑了起来,小男孩也得意地笑了起来.
      "小男孩心里知道,他不想打架,让人围观这野蛮场面是今人恶心的.
      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一方面怕别人说他胆小,同时,还因为知道自己
      比对方强,能打赢.于是,他终于打破了波里亚的鼻子.
      "此后很久,小男孩对波里亚有一种负罪感,暗地里总想为他做点好事.
      但最终他什么也没做,相反却用胜利者的姿态,严厉而轻蔑地对待波里亚.
      "这大概是小男孩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选择:是凭良心,凭自己的感情
      办事,还是随大流……"
      彼得 伊万诺维奇从星期六一直读到星期天,他有些魂不守舍,书越接
      近尾声,他脑子里越是频繁地出现一个问题:现在该怎么办 
      书里其实并没有把他写得特别坏,也没有揭出他有严重问题,一切只是
      如实叙述而已.奇怪的是,书里只讲述了他不看书也能记起的事,此外还进
      行概括,对比,并作出结论.


      3楼2008-09-27 10:37
      回复
        书里什么都写了:战后回到焚毁的故乡,他怎样在市场上偷吃一块油渣,
        一片面包;生活情况怎样逐渐好转;中学毕业后怎样去哈尔科夫上工业学院;
        怎样来这个城市工作,结婚;怎样做出第一个发明;又怎样步步高升……总
        之,怎样从一个骑童车的小男孩变成了今天的他:研究所里尽人皆知的专家
        彼得 伊万诺维奇,一个又能干又聪明的人.
        此刻,这个能人呆坐在屋里,直想溶入窗外浓厚的夜色来逃避现实.他
        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所有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动机都将尽人皆知了.彼得 伊
        万诺维奇觉得自己一丝不挂地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找不到一件衣裳.


        4楼2008-09-27 10:38
        回复
          "别急,书里并没有写出我的姓名……"彼得 伊万诺维奇试图宽慰自
          己,但随即又陷入绝望.因为这样无凭无据,他就无法KONGGAO这本书的作者,
          况且这本书一旦落到熟人手里,他们一定会明白写的是谁.
          彼得 伊万诺维奇不寒而栗,回想着那些恐为人知的事.大学时,科斯
          佳告诉彼得 伊万诺维奇,他和一个女同学发生了关系,当时他是很羡慕科
          斯佳的.可是事情暴露后,他却同科斯佳划清了界限,并且要求开除他的团
          籍.对此,他的解释是自己的原则性太强,简直是直来直去的傻瓜!然而他
          果真是这样一个傻瓜吗 他潜意识里清楚地觉得事情的实质并非如此.


          5楼2008-09-27 10:40
          回复


            7楼2008-09-27 10:41
            回复
              吗的,KONGGAO还不能打中文


              8楼2008-09-27 10:41
              回复
                ……那些人的名字真长…


                9楼2008-09-27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