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书
【俄罗斯】弗 萨夫琴科
一个中年男子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铁入口处大声兜售一本绿色封皮的
书:"这本《生活之书》是家庭生活的良友.它写得非常有趣,非常大胆,
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迫切问题,涉及到爱情,家庭和工作……"
某科研所实验室主任彼得 伊万诺维奇忍不住这份诱惑买了一本.他是
从千里之外到莫斯科来出差的,昨天已把事情办完了,此刻正准备去机场,
买本书或许可以在途中消磨些时间.
晚上9点钟,彼得 伊万诺维奇回到家里,屋内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妻
子柳霞在厨房忙碌,儿子安德烈在温习功课,一切和往常一样.
在莫斯科买的那本书他直到晚上也没有读.第二天,当他洗过澡,吃完
早饭,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时,才翻开《生活之书》.
"有那么一个小男孩,当他满3岁时,父母送了他一辆儿童自行车.他
便整天骑着车在各屋窜来窜去,在他眼里,屋子是那样宽敞和高大……"
"开头很有趣,"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休息时读正合适."他合上
眼,想起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黄色的木头车座,黄色的车把.他也是满
屋骑着玩,越过门槛时,还摔倒过……真怪,直到现在还记得!
他接着往下读:
"小男孩同爸爸,妈妈,两个姐姐住在一幢老房子的二层楼上,他们拥
有一个爬着野葡萄藤的阳台.楼旁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些已不结果的
老苹果树和几个木棚.还有一个公用厕所.不过,男孩由于年纪太小,大人
不许他到院子里去……"
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道:对,就是这种院子,它曾是自己的乐园.
"……小男孩经常独自在阳台上玩,从那眺望父亲归来的身影,当看见
戴着眼镜,身体壮实的父亲在街角一露面,他便大叫'爸爸回来了,爸爸回
来了.'一次,小男孩学女邻居的样,把'回来了'说成'鬼来了',结果
挨了妈妈一顿臭骂……"
这是怎么回事 彼得 伊万诺维奇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感到很不自在.
这不是在讲他吗 他怎样等父亲,怎样挨骂……还有那个阳台,父亲的模
样……难道是巧合吗 真不可思议.
"……小男孩4岁时,父母允许他到院子里去了.那儿住着他的同龄人
科利亚和薇卡.科利亚是清洁工的儿子,蔚卡是汽车司机廖尼亚叔叔的女
儿……"
完全一样.彼得 伊万诺维奇暗自想道,心跳得更厉害了.
"在小男孩心目中,这个廖尼亚叔叔是除了父亲之外最有威望的人物.
他常把卡车开到院子里来,并允许孩子们随便玩,如果情绪好,还载着他们
上街兜风.车上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说是神奇的.可能就从那时候起,小男孩
爱上了各种各样的机器和机械装置.
"小伙伴科利亚有时候会挨母亲的打.母亲攥住他一只手.用毛巾抽得
他团团转……"
这时,彼得 伊万诺维奇眼前清晰地浮现出科利亚挨打的情景:一只手
被母亲攥着,另一只手护着屁股,一面叫一面像陀螺似的围着愤怒的母亲打
转.他和薇卡站在一边看,既同情科利亚,又暗自高兴,因为挨打的不是他
们.
"……小男孩5岁时,住在院子厢房里的老姑娘季娜 马特维耶夫死了.
这是他第一次遇到死人的事.送葬队伍中大人们各种真的或假的悲痛神态,
使他很感兴趣.他悄悄尾随在后面,学着大人们抽泣,借此向别人证明,他
很会表示自己的悲痛.结果孩子们不解地望着他,大人们则投来不赞赏的目
光.
"可是,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来的想表现自己,竭力让别人满意,争取公
【俄罗斯】弗 萨夫琴科
一个中年男子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铁入口处大声兜售一本绿色封皮的
书:"这本《生活之书》是家庭生活的良友.它写得非常有趣,非常大胆,
涉及到生活中的一些迫切问题,涉及到爱情,家庭和工作……"
某科研所实验室主任彼得 伊万诺维奇忍不住这份诱惑买了一本.他是
从千里之外到莫斯科来出差的,昨天已把事情办完了,此刻正准备去机场,
买本书或许可以在途中消磨些时间.
晚上9点钟,彼得 伊万诺维奇回到家里,屋内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妻
子柳霞在厨房忙碌,儿子安德烈在温习功课,一切和往常一样.
在莫斯科买的那本书他直到晚上也没有读.第二天,当他洗过澡,吃完
早饭,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时,才翻开《生活之书》.
"有那么一个小男孩,当他满3岁时,父母送了他一辆儿童自行车.他
便整天骑着车在各屋窜来窜去,在他眼里,屋子是那样宽敞和高大……"
"开头很有趣,"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休息时读正合适."他合上
眼,想起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黄色的木头车座,黄色的车把.他也是满
屋骑着玩,越过门槛时,还摔倒过……真怪,直到现在还记得!
他接着往下读:
"小男孩同爸爸,妈妈,两个姐姐住在一幢老房子的二层楼上,他们拥
有一个爬着野葡萄藤的阳台.楼旁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些已不结果的
老苹果树和几个木棚.还有一个公用厕所.不过,男孩由于年纪太小,大人
不许他到院子里去……"
彼得 伊万诺维奇想道:对,就是这种院子,它曾是自己的乐园.
"……小男孩经常独自在阳台上玩,从那眺望父亲归来的身影,当看见
戴着眼镜,身体壮实的父亲在街角一露面,他便大叫'爸爸回来了,爸爸回
来了.'一次,小男孩学女邻居的样,把'回来了'说成'鬼来了',结果
挨了妈妈一顿臭骂……"
这是怎么回事 彼得 伊万诺维奇从沙发上坐了起来,感到很不自在.
这不是在讲他吗 他怎样等父亲,怎样挨骂……还有那个阳台,父亲的模
样……难道是巧合吗 真不可思议.
"……小男孩4岁时,父母允许他到院子里去了.那儿住着他的同龄人
科利亚和薇卡.科利亚是清洁工的儿子,蔚卡是汽车司机廖尼亚叔叔的女
儿……"
完全一样.彼得 伊万诺维奇暗自想道,心跳得更厉害了.
"在小男孩心目中,这个廖尼亚叔叔是除了父亲之外最有威望的人物.
他常把卡车开到院子里来,并允许孩子们随便玩,如果情绪好,还载着他们
上街兜风.车上的一切对孩子们来说是神奇的.可能就从那时候起,小男孩
爱上了各种各样的机器和机械装置.
"小伙伴科利亚有时候会挨母亲的打.母亲攥住他一只手.用毛巾抽得
他团团转……"
这时,彼得 伊万诺维奇眼前清晰地浮现出科利亚挨打的情景:一只手
被母亲攥着,另一只手护着屁股,一面叫一面像陀螺似的围着愤怒的母亲打
转.他和薇卡站在一边看,既同情科利亚,又暗自高兴,因为挨打的不是他
们.
"……小男孩5岁时,住在院子厢房里的老姑娘季娜 马特维耶夫死了.
这是他第一次遇到死人的事.送葬队伍中大人们各种真的或假的悲痛神态,
使他很感兴趣.他悄悄尾随在后面,学着大人们抽泣,借此向别人证明,他
很会表示自己的悲痛.结果孩子们不解地望着他,大人们则投来不赞赏的目
光.
"可是,小小年纪就显露出来的想表现自己,竭力让别人满意,争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