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吧 关注:22,844贴子:856,825
  • 8回复贴,共1
鲁迅帮人改稿子。


1楼2016-10-19 11:45回复
    有一个青年人,寄信来请鲁迅先生帮他改一改稿子。
    第一次改完寄回去,那青年人来信骂了鲁迅先生一顿,说这你涂涂改改整的太多了。
    于是鲁迅先生,又工整滴重新改一次,寄回去。
    这次又被来信骂了一顿,这次的理由是,你改的太少了,没达到效果。
    最后鲁迅先生只能对友人笑着说,这现在做事呀,真是极难滴。
    说归说,他还是在继续帮人改稿子,提携后进,乐此不疲。


    2楼2016-10-19 11:47
    回复
      2025-08-05 04:2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那么问题来了。
      高洪波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家队,是改的太多了,还是改的太少了?
      那么夹在他们中间的佩兰和卡马乔,又是改的太多了,还是改的太少了?


      3楼2016-10-19 12:11
      回复
        当初高刚刚第一次就任国家队主帅的时候。
        他是大改特改的,以至于一直到了2011年亚洲杯,没有固定阵容,不招老将入队,国家队征召了太多人这些等等都是罪名。
        当时的争议是什么?他改的到底对不对?(好熟悉的改的到底对不对啊!)
        那么到底对不对呢?
        国家队不是培养人的地方,这句话我双手赞成。但中国国家队无可奈何滴,让做工作的主帅们,只能从头建立体系,这个问题涉及中超,涉及足协,不去扯远了,明白的自己明白,不明白的要争,那也是管不了的。
        我只知道到了今天,大国家队建设的思路深入人心,这个当年被争论被下课的话题,到了今天竟然不是事,而当初做这个的主角,却无人提及。


        4楼2016-10-19 12:16
        回复
          那么到了卡马乔上台,大家话题又是什么呢?是不是不要改?
          那说好的中国足球需要大力度的改革,为啥卡马乔任命李玮峰为队长,大改特改又成了错误呢?
          于是吃瓜群众被媒体一带风头,更加不理解了,你们高吹高粉,说高是来改革的,怎么到了卡马乔又成了不要改呢?人家是世界名帅,见识多能力强,改的肯定比你高洪波改的对啊。
          那么是不是呢?
          所以落下了不少人的错误病根,甚至是不少高吹高粉那种:高只要完成当年没做完的,小修小补在如今过了五年的形势上,也够用了吧!
          这才有了所谓的支持高的人,越来越多一说。
          五年,中国足球从02年的前5,6名,掉到如今的10多名开外,也只用了7,8年而已,何况现在亚洲足球大发展,别人在干嘛,你在干嘛?还觉得回得去,好吧,怀念一下,总是不要老揭伤疤来的好。


          5楼2016-10-19 12:20
          回复
            卡马乔之后,傅博背锅止血,在那之后,来的是佩兰。
            那么还是那个问题,佩兰有大改么?没有。
            佩兰时期的球赛,理智一些的球迷大部分会说,实力不济,并非教练一人之锅。
            既然基调有了,我们就放在教练立场上,放大一些看看,也无妨。
            实力不济,那么佩兰打的身体流防反,实际上并没有大改特改的意思,他的做法就是正常发挥国足水平,快速捏合达到他的目的——人家是来做合同工的,亚洲杯之前足协和他两遍扯皮不肯续约,亚洲杯之后他就说他值得尊重,其实这反衬了足协在亚洲杯和世预赛定位上的怕担责和模糊战略。
            佩兰作为非本国的职业教练,当然解决之道不可能是长远考虑的,这也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
            所以有时候怪洋人,并不是洋人错了,而是中国自己办事的人根本就没做好。


            6楼2016-10-19 12:25
            回复
              回到高洪波回国家队。
              他心底里,有改变这个国家足球面貌的心愿,也有止血让国家队成绩稍微体面一些的责任,领导们正是看中了他后者的能力(也正好是来自于前面说的,他之前第一次被否定的,其实对国家队很好的大改特改),而本应该由领导去考虑的前者,他们的无能和各种借口,根本是没有时间去搞,甚至我怀疑没有真正思考过,什么事对中国足球好的,什么不是,这个绝对的标准和目的并没有确立起来,当然是会摇摆不定的。
              其实,这两者本来应该是一个方向的问题,但在浮躁和好面子的风气氛围下,却实实在在成了背道而驰的矛盾。


              7楼2016-10-19 12:29
              回复
                在输给叙利亚之后,我给某朋友发了一条:现在口诛笔伐,那是不是到打乌鸡的时候,高洪波改一个4231,就可以写“高知错能改?”
                真让他们说,这个战略选择错在什么地方,我看大部分媒体人都说不到关键上。
                如果是改动太大的问题,那换回来不就行了。但问题是,换回来是换到什么时候算是个标准呢?
                他们的标准,正是建立在当初他们批判的老高大改特改的那个十年内最成功的典范上的,但是这些人,大概都忘记了当初高走这正确的一步,付出过多大的代价。
                所以嘛 ,不论对错,不求进取,只谈功利和眼前的风气,一直没变过,甚至自卑到连什么样的是正确的标准都随风倒来倒去。
                鲁迅先生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时候,主旨并不是在喊口号,批判谁,而是在赞扬那些脊梁骨。
                高洪波当初给你们的自信,轻易就被你们自己否定掉了,还非要说是高洪波的锅,我在愤怒之余,只想笑笑罢了。


                8楼2016-10-19 12:37
                回复
                  2025-08-05 04:1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com一般
                  若是觉得这篇不那么骂娘了达到普通水准了,你就给微信更一更吧。


                  9楼2016-10-19 12: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