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紧紧围绕“增比、进位、突破”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借力协同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加快城镇建设等举措,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收到了明显成效。 瞄准协同发展,聚焦京津抓招商。该镇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天下裘都和大营经济开发区两个微信群,每天汇报招商工作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他们采取行业协会牵线搭桥的方式,分别对接了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皮革协会、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等国家级行业组织,拓展了招商视野;鼓励企业以商招商,通过协会企业积极宣传大营的招商政策、环境和优势;同时,派驻3名招商队员,常驻京津等重地招商。目前,北京达盛源、金诺纳佰、亿利兴盛、圣美依妍四个京津产业转移项目已启动建设;桐乡市立泰皮草、韩国太盛、深圳永泰等项目已达成入驻开发区意向;北京瑞蚨祥与大营豹王集团的战略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大营镇把园区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的重要抓手,为项目建设打造优质发展平台。该镇坚持高标准规划,分步骤实施,按照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原则,全力打造工业经济的聚集区,在充分利用省级经济开发区优势的基础上,规划了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为主的中小企业创业园二期、以引进国际知名企业为主的国别园区和以培育轻纺、轻奢服装产业为主的轻奢服装园3个承接平台。目前,3个承载平台均已完成整体规划,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为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技术高、关联紧的超亿元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他们聘请河北省北方设计院对国别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启动了镇区北环路拓宽、国别园主干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现已进入扫尾阶段。 加快城镇建设,提升项目吸纳力。大营镇把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建设作为提升大营项目吸纳力的重要举措,按照枣强县“一县两城”发展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镇区合一”改革三项试点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加快城镇建设。他们创新投资渠道,引入了PPP筹资模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城镇建设,重点打造了大营镇会展中心、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大营镇污水管网改造、大营镇新城医院、大营镇裘祖文化公园、大营镇高压电供暖等6个PPP模式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达8.9亿元。项目全部竣工后,将极大地提升大营镇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