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大仙观点:
1、多种媒体进行广告。当然广告并不是越多越好,这里还有一个成本和效果问题。就这次在省会郑州的庆典演出而言,至少应该在(1)电视: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上播出广告;(2)报纸:至少应该在大河报、郑州晚报上播出广告;(3)网络:豫剧院官网、青年团各主要演员的微博、各个戏迷微信群发布庆典演出的消息及购票方式;(4)海报:郑州市内的各大专院校贴出演出海报,这并不费多大事、花多少钱,但效果可能会很好。
至于“大石桥有戏”这样的宣传,虽然总比没有好,但是效果其实有限。因为现场虽然有几百人,但主要是休闲的老年人和过路群众,其中愿意专程晚上到剧院买票看戏的人数并不多,而花费的精力、财力却不小。
2、在上述各种广告之中,应当重点突出青年团,突出各大主演。不管是平面、电视或者网络媒体广告,都要突出青年团主要演员的优美形象和各场次主要唱段的精彩片断,把最美的一点呈现给群众,以达到吸引群众,强化要来剧场看戏的心理的目的。
3、在演出之前,邀请媒体对青年团三周年的历程、本次演出的概况进行采访报道,特别是采访报道各主要演员的演艺事迹、剧目特色。演出之后,也要组织高质量的评论文章进行推荐、肯定,进一步扩大影响、巩固成绩。
拙见:
1.整个活动的策划与执行要有系统性,做宣传还是要有专人负责。专人写好宣传软文或则文字后,演员转发,演员可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进行宣传。
2.这次活动似乎大河报也有报道的。电视台、报纸这些媒体可以将演出信息通知到,并不是广告,戏曲演出是活跃文化市场,若找准宣传点,不花钱也是可以将演出信息散播出去的。
3.网络方面,河南省豫剧院的官方网站,目前搜索关键词根本找不到,这个网站从一开始出现就遭受质疑和各种声讨。或许豫剧院缺乏专人管理,导致如此现象。若盘活豫剧院网站,这对整个豫剧院形象就是一个提升。青年团自己没必要花钱建网站,利用好豫剧院的一个栏目做好宣传即可。微博用户目前越来越少,但也可建立一个青年团官方微博进行信息传播与互动。微信公众号,豫剧院青年团有一个未经认证的,更新频率较低。这些平台都很好,尤其是公众号,运营的差不多了,在公众号上就能买票。
4.海报,这是最古老的方式,但也是最直观的。海报宣传,在剧院张贴或售卖都可以的。在各院校或小区张贴、实现的困难有些大,若张贴所耗费的人力有些大。可以利用各学校的贴吧、公众号进行宣传。回头说海报,海报设计要精美,能让人看到就想收藏。在某剧院演出时,如果剧院允许,就放几天横幅或大喷绘在门口进行宣传,让路过此剧院的人都知道某一天这里有演出。在演出当天有演员介绍展架在大厅,有演出的手册、海报、及此剧的衍生品(碟片、剧照等)进行售卖或赠送。VIP或高价位的票,一定要有别的票价没有的东西,让人觉得我买VIP就是超值。
5.戏曲衍生品
这个话题有些大,就短说吧。一部戏出来,或一个名角,可以有一些产品出现,例如戏中同款道具、演员签名精美剧照集、海报、折页、碟片,以戏或演员为主题设计的扇子、书签、T恤、U盘、笔记本、卡片等一些文化创意礼品。
6.大仙的5写的很好。同时也希望戏剧评论家能中肯的提意见。
其实宣传只是枝干,最根本的是演员的戏好。青年团还是要树精品剧目,培育推广名角,多给演员出境、排戏的机会!老艺术家多带带他们,各媒体给他们足够的展示平台。
时间仓促,未能尽言。若有时间,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