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吧 关注:686,075贴子:13,890,177
古都安阳,地处豫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灵秀而富饶的土地,你一定会被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也一定会被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
古往今来,有多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有多少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从这里广泛传诵。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从西门豹治邺,到岳武穆精忠,文王拘而演周易,六国和而苏子名,一幕幕历史活剧演绎出可歌可泣的风雨历程,一段段风流佳话展现了回味无穷的英雄人生……(全部是我这一个星期以来收集整理的,都是手打上去的哦~)



1楼2008-09-18 17:15回复
    • 222.139.10.*
    顶~花开同志辛苦啦!~~~


    2楼2008-09-18 17:17
    回复
      2025-08-31 13:18: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南二十五公里的北楼顶山之腰,这是中州地区发现的第一处记忆石器时代遗址。一九六零年三月,安阳人民修建小南海水库,开山取石时发现此天然石洞,洞口朝南,高二点零五米,宽四米,深五点六米。当时即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旧石器考古专家安志敏主持了第一次发掘,一九七八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据洞口两次发掘得知,此洞是原始人洞穴,洞前文化层堆积厚达六米,可分为五层,上层堆积物距今约一万三千年,下层距今约两万五千年,其时代和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相近。在这里,出土有大量石器和多种动物化石及用火灰烬等。
      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名为“小南海文化”。它填补了考古研究上旧石器时代 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缺环,又一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南海古庙)


      3楼2008-09-18 17:17
      回复
        颛顼塑像


        5楼2008-09-18 17:19
        回复
          《诗经.商颂》中,有一首诗题目叫《玄鸟》。《玄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这个故事不仅出现在《诗经》里,而且频频见于史学巨著《史记》以及《吕氏春秋》等典籍上。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个美好的传说吧。
          远在尧时代,在黄河中游,居住着一个被称为有绒氏的部族。那时,这个部族正处于“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母系氏族社会。其中一个氏族里有一个叫简狄的女子。有一天简狄和另外两名女子在河边洗澡,简狄忽然看见一只燕子飞过河边,掉下一个燕蛋来,她连忙捡起来吞吃下肚。过了久,简狄竟然因此受孕,后来就生下一个男孩,首领们给这个孩子起来个名字——契。契长大后,成为这个氏族的第一个男性首领。后来契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在商地,并赐给他子姓,商族自契开始发展壮大。这个关于商民族起源的美丽传说也就一代代流传下来。(玄鸟雕塑)


          6楼2008-09-18 17:22
          回复
            生气,审核审核审核~


            7楼2008-09-18 17:28
            回复
              说是广告帖子不让发,晕~


              9楼2008-09-18 17:31
              回复
                傅说是商代一位出身于奴隶的宰相。他虽出身卑微,但自幼聪慧,勤学好问,对国家大事颇有见解。在建筑工地上,他遇到了以布衣身份出游的武丁。武丁和傅说一起劳动,从傅说那里学会了不少本领。分别时他们已经成了好友。武丁即位后,为了提拔身为奴隶的傅说,三年不语,大臣们都不知所措。其实,他意在摆脱大臣的左右,寻找适当的机会,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恢复大商帝国的繁荣。后来,他设一妙计:一天商朝时,他突然睡着了,还发出轻微的鼾声,大臣们谁也不敢叫醒他。一会儿,他伸个懒腰揉揉眼睛说:先王成汤给他托了一个梦,说上帝将派遣重臣辅佐国事。他让画师按照他描述的样子画出像来,到各地去寻找。终于找到了傅说,并拜他为宰相。
                傅说不负众望,极尽文韬武略之才华,将朝廷内外治理的秩序井然,商朝出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天下太平的兴盛局面。(傅说塑像)


                10楼2008-09-18 17:32
                回复
                  2025-08-31 13:12: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商代国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地位最高的巾帼英雄。她为商国平定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还为商王主持过不少重要的祭典。
                  有一次,正当武丁讨伐荆楚大功告成时,从西方传来羌方入侵的消息,武丁觉得羌方不足为惧,便只派大将沚X(不好意思,实在不认识这个字)带着几千兵卒前去平息。而妇好对这件事情极为重视,在征得武丁同意后,立即整点三千精兵,又会和了一万普通武士,浩浩荡荡地离开殷都,前去增援。
                  妇好到达战场时,恰逢沚X不敌对手,正指挥着商军边战边撤。身披铠甲,手持铜钺的妇好威风凛凛地站在战车上,仔细的观察着战场的地势。她看到附近地势平坦,便留下小部分兵士救援沚X,自己率领着大部队,迂回到敌军后方。羌方的首领只想一举取胜,对沚X的队伍穷追不舍,没有料到商国的援军会来包抄,尽管羌方的士兵强悍无比,但终究寡不敌众。在商军的前后夹击下,全军覆没。
                  自从打败羌方后,妇好又多次带兵征伐四方,为商王朝开疆拓土屡建战功。(妇好塑像)


                  11楼2008-09-18 17:33
                  回复
                    武丁是商王的小乙之子。相传小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艰辛。继位后,他一方面注意整顿吏治,任用奴隶出身的傅说及干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另一方面注意发展农业与手工生产,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武丁即位后还大大坚强了与周围方国及部落的联系和交往。鉴于方、土方经常侵扰商朝边地和属国,威胁商西北部边地安全,武丁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多次遣将发兵进攻,又亲自统兵出征,终将X方、土方征服。他又用长达三年的时间平定鬼方,击败羌方及荆楚军,还出兵征伐了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
                    对周边方国、部族的战争,拓展了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武丁画像)


                    12楼2008-09-18 17:34
                    回复
                      商朝末年,纣王听信崇侯虎谗言,将文王拘于羑里(今安阳城南十五公里汤阴县境内)。周文王被囚四年,自强不息,经受了重重折磨和生与死的考验,表现了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纣王为了断绝文王与外界联系,不仅派重兵把守,而且层层设卡,在伏道、愁思冈还设防监视,即便是文王的儿子前来看望也不让接近。因为有人传说西伯侯姬昌是圣人,能推知过去,预测未来,纣王对此心存畏惧,为了检验传闻真假,令人把文王的长子伯邑考烹为羹,送给文王吃。文王在纣王淫威的逼迫下,忍痛将羹吃下。纣王闻知,嘲弄的说:圣人当不食其子羹。吃自己儿子煮成的羹尚且不知,谁说他是圣人呢?文王食羹后遂又吐出,吐羹之处被后人称之为“吐儿冢”。尽管遭受如此迫残酷害,文王还说:“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岂有君而可叛乎”。表达自己的忠诚,令纣王放松了警惕。
                      文王虽深处险恶,但胸怀宽宏,自强不息,将伏羲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X,卦辞之X论定,遂成《易经》。自汉以来,《周易》被尊为五经之首,三玄之一。《史记》载:“文王拘而演易”。这是一个善于隐忍亦因此成就了伟大事业的典型范例。(文王塑像)


                      13楼2008-09-18 17:35
                      回复
                        漳河位于安阳北部,战国时期漳河在流过丰乐镇后即向东北方向流去,遇到洪水,在河湾处就会决堤泛滥成灾。一些迷信的人,说给河神娶妻就可除水灾之患,于是邺地每年都要选一贫家未婚女子扔进漳水,直弄得人心惶惶。西门豹为邺令之后,在河伯娶妻之日,故意说选出的贫家女子不美,便将老巫婆投进漳水去向河神请示,等选好美人再娶。连投三个巫婆不见回来,又要投三巫老下水,吓得他们跪地求饶。从此迷信破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妻的事了。
                        西门豹在邺令任上,政绩最显著的是凿渠引漳水溉田,新建“漳水十二渠”。起初,因工程艰巨,百姓们不太乐意为之。豹曰:“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果然,水渠修成后,“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史记》)。“漳水十二渠”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渠系,它使邺地由原来的斥卤之地(即盐碱地)变成了富庶之区。至今,漳河南岸的安阳北部一带地方,尚留有当年西门豹兴修水利的遗址,现在的稻田村,相传即因那时引水种稻而得名。(西门豹祠)


                        14楼2008-09-18 17:36
                        回复
                          在春秋战国时期,苏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楚、齐、燕、韩、赵、魏六国之间,说服六国共同实行他的主张,联合抗秦。
                          公元前三百三十三年,即周显王三十六年,中国处于战国时代,秦、楚、齐、燕、韩、赵、魏“七雄”中,秦国最为强大,其他六国经常受到秦国的威胁。一心想建功立业的苏秦,深入研究各国的政治、经济形式,并亲自由燕到齐、赵、魏、韩楚诸侯国,以“合纵”之策游说各国。他把六国国君召集会盟于洹河畔,共商天下大事。苏秦在六国“合纵X秦”的台上,被推举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揽抗秦事务。自此以后秦国十五年不敢向东侵扰。
                          拜相台原址在安阳市柴库村西三公里处,已湮没。现安阳人民在洹园新建拜相台,显示人们对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人物的纪念。(拜相台鸟瞰。实在找不到拜相台的图片,只好找张苏秦画像跟大家分享了。)


                          15楼2008-09-18 17:38
                          回复
                            《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一战有这样的描述:建安十三年,曹操经过周密的准备,向南进兵,目标首先就是荆州。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诸葛亮夜访周瑜,故意将曹植曾奉曹操之令所做的《雀台赋》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二乔”即(“乔”作“桥”,实际指的是铜雀台中的两座桥),解释为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即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言曹操建造铜雀台是为了招揽天下美女,而攻打东吴的目的,正是为了夺取二乔,巧妙激怒了东吴的决策人物,促成了孙、刘合作,把东吴拖向赤壁战场。是以后来唐代世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写道:“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过这是文学家的演绎,实际上铜雀台是建安十五年(210年)在邺北城西墙北部,以城墙为基础而建,处金虎台、冰并台之中,高十丈,有殿宇百余间。台成后,曹操命令他的儿子们曾在这里登台赋诗。曹操在铜雀台上还宴请了从匈奴归来的蔡文姬。铜雀台不仅是 曹操和宾客们宴饮赋诗的地方,同时也是战备的重要地点。居铜雀台之上,可以鸟瞰邺城内外和漳河两岸全景。(三台遗址)


                            16楼2008-09-18 17:38
                            回复
                              2025-08-31 13:0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出安阳市区向东北行六公里左右,便来到了安阳县的韩陵山。安阳八景的韩陵秋霁就在这儿。这里曾是汉代大将军韩信的屯兵处。相传韩信在此驻守期间,有一天到山脚下去,看见一白发老媪正在给人洗衣服。老媪满脸的皱纹和缕缕白发让韩信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就把她认作了义母。老人亡后,韩信将她葬于此地,故称韩陵。
                              韩陵秋霁中最著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韩陵片石,也就是温子升撰写的碑文。说起这“片石”之称还有一段来历。当时正处在南北朝时期,这一年,庾信来到了韩陵山寺,一看温子升的碑文,辞藻华丽,大气磅礴,庾信连连叫好,并让人把原文抄了下来。回到南方后,有人问他北方文士如何?庾信说:“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耳。”从此,这座石碑便被叫做了韩陵片石。(韩陵片石壁画)


                              17楼2008-09-18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