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吧 关注:28,341贴子:786,556
  • 2回复贴,共1

【密意吧转载】阐答 “不与万法为侣” 怎么理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缘起:禅定吧@0_wen道友问:请问“不与万法为侣”怎么理解?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居士庞蕴 》:“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随缘阐释,或有益于有缘道友,故发于此吧分享:
善哉,上午道友发帖时,尚无回复,机会留给其他道友吧。今观诸回复,皆各有角度。此处再贡献一个角度吧:
这个公案,马祖从究竟无碍、心物不二、道用角度予以回应。问者的提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本质乃心物、精神与物质的问题,意思是:诸法生灭,如如不动者是什么人。马祖一听,知此人跟脚,尚有如如不动与万法生灭之分,尚未至心物不二阶段,无(能)明(白)心物不二是如何一种具体情况。
真证不与万法为侣、如如不动者,是不会如此头上安头的去分辨生灭与不灭、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智慧堪破了所有限执,没有一丝挂碍,清清净净,自然自在,诸如心物为二的限执,心境为二的限执,心行为二的限执等,皆无一丝限执,生灭即涅槃,心即是物,物即是心,心即是行,行即是心。
故真证入不与万法为侶、如如不动者,定证心物不二,心能转物,故马祖回应,“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行者若事相上心能转物,说明其智慧,确实行解相应,否则,仍然是个知解宗徒。若不能醒悟到此知见的束缚,则徒增知见,犹未彻也。
此公案之本质,与鸠摩罗什大师纳宫女为室女,阐述的是一个问题。即心物有无限执的证量问题,心物不二的智慧问题。
对于这类智慧不够,于理上,纠结知见不得出者,因缘尚不具足使其明白,暂时说理不清之下,最直截了当的对应,就是在事相上,给予其最有力的事实,破除其边见、知见。当年密乘米拉日巴上师,面对执着空有知见者,亦是如此,直接穿墙遁地、踏空而行,在事相上,予以无法辩驳的证明。
道家历史上,也有类似这样的人,功德圆满者,能够与道齐同、心物无二、心能转物者,就是那几些位白日飞升、鸡犬升天的前贤。 若说在事相上,功德上差一点证量者,则有尚在路上但毕竟成功的全真七子之一,曾在在妓院历练,不滞于色,心能不滞于物,游戏诸法,游戏世间,即是在事相上,随缘游戏,随机应变,而道心活泼,气化蒸腾,起用无碍,乃至成熟圆融。
总结:此公案之本质,阐述的是心物有无限执的证量问题,心物不二的智慧问题。
各有因缘,仅供参考。


1楼2016-09-12 23:15回复
    阐答 “不与万法为侣” 怎么理解 http://tieba.baidu.com/p/4459406694


    2楼2016-09-12 23:16
    回复
      2025-08-15 15:26:2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因应微信说说的有缘者。


      3楼2016-09-12 2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