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对七夕最早、最美好的记忆来自于初中时读秦观那首著名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那时还不能参透词中高远幽深的意境和情浓意重的深情,只是单纯的觉得词写得很美,美的让人心跳。就像女儿听了《倾国倾城》,只说美得象一幅画一样,其余的一概说不出,却总是要求我放《倾国倾城》给她听。
真正的体会到七夕的寓意,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去理解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却是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
读后感——喜欢秦少游,也是因为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是很长时间里,我对最后一句产生了疑问,因为生活中,总是让我看见”若非朝朝暮暮,两情怎能长久时,即使朝朝暮暮,两情未必长久时”。所以我总在想,文人墨客每当面对现实的残酷,总是把对情感对人生的期许放在美好的文字里,也是希望后来的人看到这些文字时,多一点生的欢愉少一点失落吧。再过几个小时就是中秋了,和七夕相比,中秋更多了几分家的温暖,此时的小弟正在北方的海边,没有家人的陪伴,一定很想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