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支吧吧 关注:1贴子:16
  • 5回复贴,共1
氰(qíng)

氰,也称氰气,化学式为(CN)2,是碳和氮的化合物(N≡C—C≡N)。 

氰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气体,带苦杏仁气味。燃烧时呈桃红色火焰,边缘侧带蓝色。氰溶于水、乙醇、乙醚。 

氰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很相似,是拟卤素(或类卤素)的一种。氰气会被还原为毒性极强的氰化物。氰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氰化氢。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氰化钾和氰酸钾。氰加热至400℃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体(CN)x。 

氰可由加热氰化汞或氰化钾溶液慢慢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制得。 

氰可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消毒、杀虫的熏蒸剂。



1楼2008-09-13 20:12回复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氰化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cyanide 

    中文名称2: 山奈钾 

    俗称:山埃 

    技术说明书编码: 820 

    CAS No.: 151-50-8 

    分子式: KCN 

    分子量: 65.11 

    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易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分解。密度1.857g/cm^3,沸点1497℃,熔点563℃。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本化学品有高剧毒,使用需十分小心


    2楼2008-09-13 20:18
    回复
      2025-11-10 11:07:1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危险性类别: 最毒的毒药,如从口腔进入体内,顷刻毙命,无生还可能。极度危险,小心使用!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 呼吸加深加快、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皮肤溃疡。


      3楼2008-09-13 20:19
      回复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氰化物是毒性强烈、作用迅速的毒物。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有氰化钠、氰化钾。杏仁、枇杷的核仁中含有氰甙,食用后在肠道内水解释放出CN—,中毒原理是: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起反应,形成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失去了传递氧的作用。
        毒理:CN—+Cyt-Fe3+ Cyt-Fe3+—CN—(失活)


        解毒措施:
        一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先用亚硝酸钠、亚硝酸异戊酯从而迅速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就能从氰化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把细胞色素氧化酶置换出来,从而恢复活性。
        残余的CN—用硫代硫酸钠清扫,生成无毒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
        二亚甲兰(美兰):小剂量亚甲兰可用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大剂量亚兰可用于氰化物中毒的急救。

        氰化钠口服致死量为150~250mg,(若成人口服苦杏仁40~60g即能引起中毒或死亡)。


        4楼2008-09-13 20:19
        回复
          氰化钾溶液慢慢滴入硫酸铜溶液
          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IP属地:广东5楼2009-06-10 21:40
          回复
            为什么死的这么快?


            6楼2011-09-06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