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吧 关注:210,696贴子:5,607,594

王小小【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怎么搞的,这篇文章老是贴不上去,很遗憾!
   没办法,只有麻烦大家到我发表的另一个空间看看吧。
   敬请诸位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哦!


http://www.my510.com/forum/adecoler.php?articleid=1526982&userid=46604


1楼2008-09-09 17:21回复
    哈哈,看我来帮你转~
    要一段一段的来~


    IP属地:山西2楼2008-09-09 18:17
    回复
      2025-08-23 05:51: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话说年代已久的东铺十八里乡有个王家庄,这王家庄座落在一个半山腰际,腰际里有一片不小的坪地,坪地里有一汪池水,池水碧波荡漾,清澈吸人,可以映照出蓝天儿。坪地后方,是一片绿树,树影在池水里倒置,村落在绿树中深藏。小村里只有一户人家,因为姓王,又单门独户,故称王家庄。 
         这王家庄人口只有两个,即母子二人。早些年,小村里还有十头八家,后因饥huang连连,wen疫四起,连年不收,顷刻间,小村没了人影,只留下空落落的十几孔烂窑洞。这母子俩命大,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躲过了灾年,从此,母子二人苦苦厮守,相依为命,度着日月。 
         没过几年,这儿子王小小长到一十六周岁,可以挑水背筐上山砍柴禾了,而老母亲,却因常年劳累,年事已高,腰驼背弓,双眼熬瞎了。从此,小小担当起了全家应尽的义务-----每天上山砍柴禾,挑到城里去卖,换回些细米粗面,油盐酱醋什么的,以此度日,伺候好老母亲安然度过晚年,成了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天,王小小照常进山砍柴,还没走到拾柴的地方,却不想在草丛中捡到一颗又白又鲜的鸡蛋。小小惊喜异常,顾不得拾柴,独自拿了鸡蛋奔回家中,对母亲说:“娘啊,您为儿操碎了心,我捡到一颗鸡蛋,正好给您补养补养身体!”


      IP属地:山西3楼2008-09-09 18:20
      回复
           母亲拿起鸡蛋摸了又摸,很珍惜地说:“儿啊,这样多可惜!干脆,把它放到我怀里,孵成小鸡,这样小鸡长大了,不能下更多的蛋吗?”王小小一听,想:是啊,这样就不止一颗鸡蛋了,到那时,能让母亲享受更多的鸡蛋呢!就欢快地答应了。 
           这样,母亲坐在坑头上,把鸡蛋放在她暖暖软软的心口窝上,开始孵小鸡了。这样整整过了三七二十一天,鸡蛋自己破了口,母亲惊喜地取开衣服,用双手儿轻轻触摸,希望能摸到毛毛茸茸的小雏鸡。却不想触摸到的是冰凉冰凉的东西,不由得大吃一惊,害怕得把鸡蛋壳一下掉在了地上。你知道为啥?原来蛋壳里孵出的不是小鸡,却是一条小白蛇!只见小白蛇把头从蛋壳里长长地伸出来,朝着母亲看,朝着周遭看,感觉世界一切都很新奇似的。 
           王小小在一边看得清楚,很是生气,怎么回事呢?让母亲孵了这么多天,吃了那么多苦,孵出的却是一条小白蛇,要它何用?真是欺人太甚!这样想着,就气忿忿地要往死里打。 
           母亲是个心地慈善的人,拦住说:“儿啊,千万别伤它性命,虽说它不是小鸡,但也是一条命啊!它生的有道理呢!咱不伤害一切活物,也是得福呢!”王小小就听从母亲,把蛇放了,并收养下来。这蛇也奇怪,长得快,通人性。第一个月喂养时,它每顿吃一小碗,第二个月喂养时,就得吃一大面盆子,第三个月喂养时,一顿就得一大缸!再看它疯长的程度,第一个月时,五尺多长,第二个月时,一丈有五了,第三个月时,两丈都过了! 
           王小小母亲犯愁了,不得不说:“蛇啊蛇,不是我不想养你,而是我这是寒舍人家,养你不起啊!” 
           却没想到,蛇尾摆了三摆,迎起头说话了: 
           “老人家,我知道您的难处,我也知道您的真心。我现在给您说实话,我本是天上玉皇大帝的三儿子,因为在办某件事的时候,多喝了一点儿酒,误了天庭的大事,触犯了天轨,父王一怒之下,惩罚我来到了凡间,投入蛇胎,现在刑期已满,我就要返回天庭了。只是您对我恩德重如泰山,我至死难忘,我会找机会给您以厚报的!”说完,旋起一阵风,腾云驾雾去了。


        IP属地:山西4楼2008-09-09 18:21
        回复
            第三天,王小小像往常一样,照常上山去砍柴了。 
             中午时分,天空旋来一阵风,风过处,从云端里下来了一条大白蛇,落在了王小小门前的草坪上,长长的身子在草坪上占满了,尾巴拖到了池水里,头对着小小的家门口,给坐在门口晒太阳的王小小母亲说: 
             “老人家,来吧,骑到我背上,我带您到一个幸福的地方!” 
             王小小的母亲听出是自己喂过的蛇的声音,脸上一阵高兴,但又带上忧郁,轻轻地摇摇头。 
             蛇知道老人家的心思,说:“老人家,别发愁,您儿子过会儿我会来接的。”王小小的母亲这才听从劝说,骑上了蛇的背。 
             蛇说:“老人家,您把眼睛紧紧闭上,千万不要睁啊,要不,您一晕头就恶心,会掉下云端摔死的。记住了吗?”王小小的母亲答应说:“记住了。”就这样,蛇旋起一阵风,飞起来了。一路上只听风呼呼从耳边直过,王小小的母亲却不敢睁眼。 
             这样过了约一个时辰,蛇说:“老人家,您可以睁开眼睛了。”王小小的母亲这才把眼睛睁开来。一看,啊呀,这可真是美丽的天堂啊!四面迷雾缭绕,上下云雾翻动,金碧辉煌的屋舍闪闪发光,找不到头的活水涓涓流淌,树也是金花银花开满枝头,花园里,绿叶、红花散发金光,耀人眼目,地上铺的是玉石砖,走廊里的扶梯竟也是纯金的!再看大白蛇,不见了,站在面前的,是个又白又胖又十分标致的年轻后生! 
             小小的母亲成了客人,蛇公子成了主人。蛇公子把小小的母亲带到自己的客厅,让老人家坐到客座上,拿出凡间没有的山珍海味招待她。 
             但是,小小的母亲却怎么也吃不下去,结着眉,发着愁。 
             蛇公子说:“老人家,您别对您的儿子放心不下,他是福星,没有一点恶行,会有天使庇佑呢!我这就接他去!”说着,便化为蛇形,腾云驾雾去了。 
             再说小小。等他拾柴回来的时候,已是后半晌,日头斜斜地挂到西空。他惦念母亲心重,放下柴禾就叫娘。谁知喊了几遍,找不见影,就急得呜呜哭起来。心想老娘七十有余了,一辈子为他操碎了心,熬瞎了眼,现在那里也去不得,他上了山,小村里也没有第二个人招应,是不是有野狼跑来把老娘给拉走了?那样的话,他造的孽可就大了,娘把儿养成了人,儿却把娘给喂了狼,永世永世的罪人啊! 
             正哭着呢,天空里旋来一阵风,云雾中飞下来了自己家养过的大白蛇,小小心中浮出一丝惊喜,匆匆地要请它帮忙。蛇公子看见小小眼睛哭得红肿,一下明白了,还没等他开口,就抢先说:“小小啊,你急啥?老母亲好好的在我家呢!走,我这就接你去!” 
             小小一听,乐了,啊,母亲还健在哪,母亲没有死!高兴地跳起来。 
             蛇公子说:“小小啊,骑上我的背,一会儿就叫你见着老母亲的面!记住啊,眼睛合住,千万别睁,要不掉下云端会摔死你的!”小小心想,一会儿就能见着老母亲的面,便爽快地答应:“记住了!” 
             这样,蛇公子旋着风飞起来了,腾云驾雾,没多一会儿,就听蛇公子说:“小小啊,睁开眼!”小小眼睛一睁,却在母亲身边了。 
             母亲正在那里坐立不安呢,听着小小到了跟前,赶紧高兴地站起来,用双手儿摸儿子的脸和下巴,单怕有假似的,又好像有好长时间没见儿子的面了。


          IP属地:山西5楼2008-09-09 18:21
          回复
              第二天,蛇公子牵来一匹白马,对小小说: 
               “兄弟啊,今生你我有缘分,你家老母亲也是修了前世的德,能在今世来这天上走一趟。这是一匹神马,骑上它可以周游天界,能在一天之内,绕天界转上一圈,可以看到地上四处的情景,你骑上它和老母亲随便转转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当你天晚回来时,地上已过了一年的时间。你在路上走的时候,如果地上出现一片黑色,证明那块地方干旱已久,很长时间没落雨了,你就拍下马的嘴,马就滴下涎水,地上便会下起大雨。那块地方出现黄色,证明那块地方已两三年绝收了,有饿死人的现象,你就搔一下马的耳朵,那里就会来个丰收年景。那块地方出现红色,就证明那里的人上不敬畏天,下不惧怕地,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天良丧尽,男盗女娼,坑骗成风,欺压百姓,犯下滔天罪行,你拍下马屁股,马就撅起尾巴奋蹄,下边就会兴起战争,动刀兵了。如果所过之地出现绿色,证明那地方怕上苍,敬畏天庭,人心从善,孝敬父母,这时候,你可以拍下马肚子,这带地方就会更加强盛,更加国泰民安,更加国富民强,更加安居乐业,强似他邦,谁也欺负不了了。” 
               王小小记住了蛇公子的话,一路谨慎前行,看见所过之地出现黑色,就让马滴涎水,下边果然就卷起浪涛,洪水横冲直闯,下起大雨;看见黄色,就搔马耳朵,下边果然就出现一派丰收的景象;看见红色,就拍马屁股,下边果然就兴起战争,动了刀兵,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了;看见绿色,就拍马肚子,下边果然绿中泛红,花朵一下一下,往开绽放了。 
               说话半月时间过去了,也就是地上的十五年过去了。王小小母子二人非常想念家乡,就执意要回家去。蛇公子无法挽留,只有任其回家了。 
               临行时,蛇公子说:“小小啊,你和老人家待我恩重如山,我无法报答。这样吧,凡我所有的,任由你选,随你挑中什么,我都真诚相送!” 
              小小很感动,知道不挑选一件,蛇公子是不情愿的。就说: 
               “很感谢你的一片真心。这样吧,别的东西我都不要,母亲为我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年纪大了,我从没有好好孝顺她,你要送,就送我一只母鸡,母鸡下了蛋,我可以每天给母亲吃一颗鸡蛋,好好补养补养她的身体。” 
              蛇公子被小小的孝心感动,很痛快地送给他一只漂亮的小母鸡。 
               小母鸡除过鸡冠是红的,全身一色的白,像雪一样。 
               小小很高兴,感谢有天理的存在,-----他终于如愿以偿,可以让母亲吃到又鲜又活的鸡蛋了! 
               就这样,小小和母亲又回到了人间,过上了凡间生活。


            IP属地:山西6楼2008-09-09 18:22
            回复
                第二天,小小照媳妇吩咐,买回了二样彩纸来,媳妇三折两叠,再用剪刀轻轻一剪,二十四只白公兎和二十四只红公鸡便成了。媳妇把两样分开来,吩咐小小说: 
                 “明个你把这东西,一个袖管放一样,到县官院里,左袖管一甩,就出白兔,右袖管一甩,就出红公鸡,准保他满意!” 
                 小小记住媳妇交待的话,第二天,到了县官院里,左袖管一甩,哈,果真有二十四只大耳朵白公兎从袖管里蹦下地来,一般般大,一模模样,活蹦乱跳,吓得县官退着步急躲。右袖管一甩,果真有二十四只长尾巴红冠子大公鸡飞出来,一模模样,一般般大,咯咯叫,拍翅打鸣,还飞上了院墙呢! 
                 县官傻了眼,服了气,但肚子里的坏主意岂肯撒手,卧藏了的野心岂能放过?又心生一计说: 
                 “王小小,你媳妇果真很有本事,但这次不算。这样吧,我最后一次命令:你媳妇必须在三天之内,在我家门前盖一栋高楼,盖不成,媳妇就得归我!” 
                 小小一听,吓掉了魂儿,心里完全明白了,好狠毒的县官呀,转来转去,你是想霸占我媳妇呢!好恶、好恶、好恶!你不得好死!!但嘴里哪敢这样说?一路哭着回了家,心想,完了完了,和媳妇的日子到头了,该分手了……他的眼泪呀,像泉水一样涌流,湿透了衣襟,哭哑了嗓子,红肿了眼睛。回到家里,见了媳妇,二话不说,一把搂住,又是好一顿伤心地哭! 
                媳妇被他哭得胜不过,也眼泪汪汪,成了泪人儿,陪他一块儿哭。哭了好一阵,才劝住小小,问缘由。 
                 小小不得不告诉了实情。 
                 媳妇心想,好狠毒的县官呀,看来不收拾他,真叫人无法安生下去了!就对小小说: 
                 “没事,你别担心,我会有办法的。” 
                 再说县官。他想:这最后一招,怕王小小媳妇再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呵呵,她若真把高楼盖成,我就先住进去,慢慢再想别的招,如若盖不成,我马上叫手下人把她弄过来,给我当媳妇,天天陪我! 
                 老家伙越想越美气,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第一天,他朝门口瞅瞅,没见动静,第二天又去看看,还没任何动静。老家伙心花怒放,心想,准了,王小小媳妇归我,定了!想着王小小媳妇的能干、好看、年轻、心灵手巧,他几乎高兴得不知东西南北了。老想着:明个早起,三天到期,王小小媳妇从此属归自己…… 
                 说话三天到期,天麻麻亮,老家伙就被好梦甜醒过来,赶紧起床,打算叫手下人去抓王小小,去给自己搬弄好媳妇。可到门口一抬头,猛地怔住了。为啥?原来高楼大厦已平地起,高高地耸立在他家门口了,这王小小媳妇,不知咋弄的,竟在一夜之间,把他要的高楼给盖起来了!老家伙欣喜若狂,更是吃惊,认准王小小的媳妇,确实是万人不及呀!这更足长了他要霸小小媳妇为自己的念头。眼下,他顾不得想这些,完全陶醉在了高楼大厦的喜庆里。他乐颠颠地奔向顶楼,要在顶楼往下看,看看高楼大厦的威武气势,感受感受自己站在高楼之上的自豪。可万万没想到,他刚上到顶楼,底楼就起了大火,越烧越旺,老家伙来不及下来,被活活烧死了,他的躯体,在汹汹大火中,变成了一股蓝蓝的烟柱。 
                 从此以后,小小和媳妇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直到他们生下儿女,儿女又生下儿女,到故事流传到现在。 
                 
                 重修于2008年9月8日


              IP属地:山西8楼2008-09-09 18:22
              回复
                百度过于敏感,一些简单的词汇都会很顾及,太邪恶了~


                IP属地:山西9楼2008-09-09 18:24
                回复
                  2025-08-23 05:45: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呵呵,谢谢老朋友了!
                  我今天忙了多半天,不如您一会儿的功夫啊!
                  敬佩


                  10楼2008-09-09 18:33
                  回复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这个故


                    11楼2008-09-09 18:36
                    回复
                      【民间故事系列之一】 
                         
                         王小小 
                         
                         作者 席泽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敬拜的是些鬼、怪、庙宇、shenxinag等,由此,从这里边流传出许多感人动听的故事来。 
                         --------题记


                      IP属地:山西14楼2008-09-09 18:50
                      回复
                        【民间故事系列之一】 
                           
                           王小小 
                           
                           作者 席泽英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敬拜的是些鬼、怪、庙宇、神像等,由此,从这里边流传出许多感人动听的故事来。 
                           --------题记


                        IP属地:山西16楼2008-09-09 18:50
                        回复
                          看清了吧?
                          这就是百度的嘴脸,我最早发的东西,现在才过来~
                          深深鄙视之~


                          IP属地:山西17楼2008-09-09 18:53
                          回复
                            呵呵,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有苦难言啊!


                            18楼2008-09-09 19:06
                            回复
                              2025-08-23 05:39: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声明】《王小小》《李妞儿》两篇民间故事早先发表于县刊《舜乡》,后被汇编于《舜乡故事》一书中,且被一再出版。现在感觉早先作品尚须加工,故而重修,两篇作品的版本以此为准,特此声明。 

                               作者:席泽英 
                               
                               2008年9月9


                              19楼2008-09-09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