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共享发展,回应群众新期盼
翻开常宁近年民生“账目”,一件件大实事、大好事承载着浓浓的爱民之情。常宁始终把民生作为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困难。
[实现路径]
夯实精准扶贫。深入开展“一进二访”活动,结对帮扶贫困户。做好集中安置区搬迁扶贫工作,完成2692户8100人易地搬迁扶贫。抓实产业扶贫,重点打造好塔山山脉高寒山区有机茶产业、大义山山脉石漠化地区中药材产业、紫色页岩“三难”地区淡水鱼养殖扶贫产业,建好塔山瑶族乡和罗桥瑶寨新村、瑶文化表演中心、天堂山风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办好惠民实事。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完善教育民主监督测评机制;完成常宁一中、二中搬迁扩容;切实增加城区学位,解决就学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争取创成湖南省卓越中职学校;落实国家、省出台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教育督导工作条例,保障教师待遇。完成市人民医院搬迁扩容、“南詹正骨”研究院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扩建;继续夯实计生基层基础,突出抓好计生服务经常性工作;主要卫生指标提前达全面小康标准。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加强常宁版画、瑶族歌舞、板桥剪纸等品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好体育场、图书馆等设施。至2020年,城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2平方米,繁荣文化迸发社会无限活力。
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和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服务中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机制。抓好老年公寓、乡镇敬老院等建设,推进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给百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