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以前对北京夏天的感怀贴上来共鸣共震:
已寒天气未凉时的情海沧桑,人淡如菊的罗普音:
罗普音这个堪称最初校园偶像剧「北京的夏天」里的出采男二号,虽是十多年前的旧作,但相对於古装历史剧,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自然地触动了年少时学生情怀的亲切与亲近感,更带来了「斜辉脉脉水悠悠」,欲说还休的伤感。这样的剧,很自然,很亲切,很清新,让很多人仿佛回到当年,忆起青春年少的风花雪月或三十而立重回校园的惆怅伤感。
这部剧或许因为年代久远,年青的嫌老气,年纪大的嫌青春太远,最有感觉的怕是廿五至卅五这个年龄层,在海魄剧评中明显的人气不足。然而少数提及的都触到深处,尤其是海蓝蓝的「那年夏天,人淡如菊」以及琴心的「我心中的罗普音和章怡」都令我心有戚戚,掩卷长思。
本就觉得此剧带著九0年代的校园文艺气息,对进过大学校园,感受到出了校园,进入社会之人事与感情冲击的人,都会有个人心底一些珍藏的记忆与感觉与之共呜。虽离开大学校园廿多年,年青时的学生梦想,离开校园初入社会时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境遇,依稀在眼前,这样的题材,编剧人,有心啊!剧中的文艺对白也非常清新,带著秋菊般淡雅的情味。
戏中出演男二号的海冰以当时刚出大学校园的经历来诠释卅岁事业略有成,却无法忘情学生时代种种风云的罗普音,在硬碰硬的社会层面部分,到底表现得不够老到,但私下面对年青的小爱人时的纵容与宠爱,回到校园面对新人的惆怅,以及对昔日那段情的忧伤与沧桑倒是颇有情味可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