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王子”一生难忘
新华社记者 姜兆臣 李铮
飘逸的舞衣,阳光而自信的脸,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的“芭蕾女孩”李月,坐在轮椅上去圆她的“芭蕾梦”。梦想中的“芭蕾王子”出现了,他们共同起舞,那个曾经离她远去的“芭蕾梦”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变成了现实。李月执著的芭蕾梦想不但震撼了现场的观众,更感动了那个“芭蕾王子”——辽宁芭蕾舞团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吕萌。
24岁的吕萌出名很早,在第二十届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得“2002特别大奖”。这是一个高于金奖的奖项,近20年无人获得。
8月26日,吕萌到北京报到。导演说,节目名字叫“永不停跳的舞步”。
第一眼见到李月,吕萌惊诧她的美丽、健康与阳光,有些羞涩的脸上透着坚强。吕萌跑上前去,蹲下身来,以一个大哥哥的身份表示合作愉快。但李月只是嘴角略带微笑。吕萌不免有些伤感,这伤感来自一个伤残女孩面对梦想的那种无奈。吕萌下决心,一定要让这个女孩恢复自信。
第一天排练后,吕萌没有回房间洗澡,而是跑到附近的超市,给小李月买了果冻等许多好吃的,还有一些小女孩喜欢的用品。
接下来的排练让吕萌更加难忘。由于李月的伤还在治疗恢复当中,为了不影响排练,李月早晨5点就要起床,在妈妈的陪伴下打针、理疗。早上8点进排练场,晚上8点多才能回房间。这种强度让健全的吕萌都感到很累,而坚强的李月总是淡淡地表示,“没事”。开幕式前不久,一次到“鸟巢”彩排,从晚上一直到次日凌晨3点。吕萌问李月困吗?她回答说“不困”,还给吕萌做了一个鬼脸。
吕萌表示,参加残奥会开幕式表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加上排练,也不过一周多的时间,但这短短的时间足以让他铭记一辈子。他感谢坚强的 “小妹妹”李月,因为是她使得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对舞蹈有了别样的理解。(据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