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之人吧 关注:6贴子:423
  • 0回复贴,共1

文化人中的陆秀夫、方孝儒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化人中的陆秀夫、方孝儒现象。  
  刚才发文,谈了点文化人中的郭沫若,高尔基现象。与郭沫若、高尔基现象一样,在文化人中还普遍存在着象陆秀夫,方孝儒情节。他们是封建忠义的典范,不惜身家性命,只为完成自我封建道德上一个忠义的形象。用古代人的眼光审察他们,他们是所有文化人榜样,是可以进皇家的家庙的人物。但用现代人眼光看看,用现代的的标准来审察他们,我们有许多人会得出不同的解释。 
中国历史是用鼓励的态度,希望这类人出现,比如文天祥,史可法,等等,他们对从前其实已是作恶累累,气数已尽的旧王朝,用自已的生命来表达忠心,这类忠心在现代人看来,多多少少有点愚昧成份。如果现实社会的衰败已是必然,又何苦要把自已陪葬? 
让自已陪葬到也罢了,可惜的是,自已为了追求忠义形象时,让家人,让其它人也跟自已思想陪葬。如陆秀夫最后跳海时,杀光了自已家人,背着宋王朝最后的小皇帝和自已一齐跳了海。方孝儒被成祖逼写传位昭书时,被问怕不怕灭九族,他答云:灭十族也不怕,结果真被灭了十族。他们成了历史吧千百年的典范,但和他们的理想一齐被埋死的无名白骨,也不知道有多少,可惜没有一个天堂,也没有一个地狱,如果有,不知道上帝或死神如何回答这些人问话。任什么为了某个虚幻的道德情怀,让这么多人陪葬? 
我现在来反问这类人物,不是因为对他的的敬重变少,而是觉得从前社会,留给文化人的路太少,只要走上这条路,就没有多少可能选择的路。在唐王朝的安史之乱中,有一个争议人物张巡,他杀妻以食将士,他下令把城中所有老弱杀死充军粮。安禄山几十万大军围城一年有余,也没有能攻下他们只有几万人守护的孤城。最后唐王朝军队终于平定安禄山叛乱,但有人说张巡这个太没有人性了。连自已的老婆也不放过,也有人说他对老百姓诚残酷了,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孤城中的非军事人员。可回到千年之前的唐朝。我们的选择可能也不会比张巡多,想做个忠臣,只能学张巡,要么就向安禄山投降。做唐王朝的叛徒。  
 



1楼2005-10-06 06: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