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卫星影像图里看到的环形坑体,其实根本不是一个凹陷的地质状态,反而是一个往外突出的花岗岩山体。整个“坑”虽然是呈现环状,但是其外围是被花岗岩山体围绕起来,里面的部分则是突出地表的另一种花岗岩凸体。从外观形态来看,就已经不符合陨石坑的特征。其实,灵山的环形山体形成于中生代2亿年左右。1.8亿年前,安静而美丽的灵山,遇到了一次近乎灭绝性的灾难。火山爆发出来的岩浆,烫红了地表,动物们努力地逃亡,但还是很快被滚烫的岩浆给吞噬。正当火山肆虐,岩浆喷发的时候,地下的有一部分岩浆,没有冲出地表,这一部分岩浆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环形状花岗岩。不知道“愤怒”的火山爆发了多久,灵山终于又恢复了宁静。直到中生代2亿年,这个附着晶洞的环形花岗岩的岩体外围,慢慢形成了一个超大型矿场,并渐渐地露出了地面。“灵山大坑附近的矿物质很丰富,而且形成了两种岩体。”尹国胜说,没有爆发出来的岩浆形成了环形花岗岩岩体,而被环形环绕的部分又形成了另一种花岗岩。
既然所谓的灵山坑体是一个向外突出的山体,为何在卫星影像图里,看到却是一个环形的地质凹陷呢?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卫星拍摄的角度出现了“问题”,在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拍摄出来的卫星影像,让视觉出现了误差,将突出的山体“拍”成了向内凹陷的坑体。尹国胜分析,爱好者们在网络上发布的众多疑似陨石坑卫星影像图,其实基本上都可以被推翻。因为陨石坑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极其少见的。而且,这些卫星影像图里,有些通过图像上的花纹,就可以直接断定不属于陨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