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的时间看了20多集新版的上海滩,太多的感触,抛开主角黄晓明和孙俪不说,我想赞一下上海滩第一交际花--方艳芸。
西施之于越王,虞姬之于霸王,明妃之于元帝,绿珠之于石崇,红拂之于李靖,这些被林黛玉悲题的“五美”女子,哪个不是在历史上演绎了可歌可泣的人生?哪个又逃得开悲剧的人生?红颜薄命古来同犹如一个咒语发生在这些时代女子的身上。
方艳芸,这个在上海滩中的薄命女,她的人生一样值得探究,值得思考,值得悲题。
一、 基本形象
方艳芸在基本形象设定上有曹禺先生《日出》中陈白露这个女子的影子:
从基本身份看,都属于社会交际人物。
从人生结局看,都为现实戏弄,归为薄命红颜。
从社会结构看,都同各阶级人物有来往。尤其相似的是都与所谓“名流”和五四时期的青年有直接关系。
从内心分流看,都既想脱离现实黑暗又有所羁绊不得如愿,都怀念过往生活,又因风尘的磨练难以找回曾经的模样。
然而,从后两点看,方艳芸的人生要比陈白露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或者说,方艳芸的人生是陈白露的“扩大再生产”,她的人生是陈白露的补充与升华。
单基于这两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肯定新上海滩在这个人物上的设定,有理由去深刻挖掘她的内心世界与社会意义。
二、社会定位
应该说方艳芸的基本身份是和陈白露相似的,然而,综合分析,她的社会定位是很难具体给出的。笼统地说,她是上海滩的头牌交际花,是上海第一大亨冯敬尧的女人。
冯敬尧的两句话:“家业就是家业,女人就是女人,风风雨雨的兄弟就是风风雨雨的兄弟”,“ 爸爸这辈子心里面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你,一个是你妈妈。”充分说明了在冯敬尧眼里的方艳芸只是一个玩偶,一个工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在丁力心里:“方艳芸好象是上海滩第一交际花,好多男人都想得到她呢,长得好。”
在老九、杜邦心里,方艳芸更沦落到是他们在社会上泄欲和报复的工具。
可在方艳芸心里,她又想些什么?北平名校毕业的她,会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么?会不明白自己走的是什么路么?在她心里,活着,无论什么方式,什么地位,以什么样的面貌示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等到文强。
而当文强重遇小芸后,一切都变了,当初的完美初恋早已堕落为风尘女子,从那一天起,方艳芸是许文强的初恋女子的身份,不复存在,而对与许文强来说,此刻的方艳芸是他能在上海生存下去并一展抱负的唯一渠道和唯一亲人,或者说,在文强来上海的初期,有方艳芸在,就如同活了半个许文强。没有方艳芸的存在,许文强什么都不是。
当她等到来文强的那一刻,过去的方艳芸死了,一个更复杂的方艳芸诞生了。一个比许文强想象中还要复杂的女子。这一刻,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样子。
三、情海幻波
在文强来上海之后,很清楚,方艳芸就是他在上海闯出名堂来的唯一途径。她是一个痴女子,对于文强,她忘不了往日的美好,虽然对外宣称自己和文强是情同姐弟的亲人,可任谁都看得出她是把文强当作爱人了。
历览古往今来的英雄,哪个不是有这样一个女子在被后支持着他,协助着他?对于许文强,他喜欢的是单纯,高洁的女子,因此他没有选择小芸,而选择了程程,这是他的主观情思。可是如果从客观的情况去分析,程程与文强的阶级属性其实根本站不到一起,而她的单纯于率真,只是成为文强在面对现实无情后予以安慰的一个保护。只有方艳芸才真正了解文强,才真正能辅助文强成就大业。
在文强初入上海时,没有她,文强如何安生?
在文强无从就业时,没有她,文强如何立命?
在文强想在上海闯事业碰壁时,没有她,文强如何打通社会各处关节?
在文强与社会现实冲撞时,没有她,文强如何能够透彻理解上海滩的形势与微变? 在文强被最好的同学误解时,没有她,文强如何得以谴怀散愁?
在文强被舆论议论时,她甚至用自己的名节,在鲁正秋面前为文强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