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根据《邓州市2015年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整治农村环境,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开展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量化标准、高位督导、全 面提升”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集镇为中心,以达标村、示范村为节点,“一线七点”(“一线”即镇循环圈,“七点”即七个村:故事桥村、白西村、白东村、庄子村、邵营村、单桥村、谷社村),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到2015年底,全镇所有村庄要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即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 、无杂物当道、日常生活物品堆放有序、国道、省道、县乡道、村道两侧环境干净)。
三、工作任务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净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镇2014年工作情况,2015年在全镇全面开展,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和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治理“四乱”(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实现“三有”(即有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有专人清扫,有垃圾填埋场)。按“一眼净”的要求,清理道路两侧生活垃圾和作物秸杆、建筑垃圾等堆放物)。
2、突出重点,梯次提升
以“一线七点”为重心,着力打造故事桥、白东等7个村为试点村、亮点村,高标准打造,实现净化、硬化、亮化、美化。实现九项整治,即坑塘整治、打扫卫生,逐步实施拆除危房、疏通道路、道路硬化、房屋粉刷、坑塘清於,绿化、硬化、栏杆建造、房屋改造、下水道建筑等。依托“一线七点”示范带动示范片,辐射全镇农村。
3、抓好中心集镇,改善乡镇面貌
把镇政府所在地作为环境整治的突破口,按照“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实施“六项整治”、“六项建设”,同时在镇区建设1一2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座二类公共厕所,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镇各村、各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相关单位为成员,切实做好好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镇领导进行督导,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直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对本辖区内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镇领导和镇直单位联乡包村责任制,积极开展对口帮扶,与乡村捆在一起,共同抓好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镇、村两级联动,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方法途径。通过召开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会、现场会、座谈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印发宣传资料、知识手册、播放专题电视节目等形式和途径,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按照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进行专项考评和奖惩。对按时完成环境净化任务,达到镇定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按要求给予奖补。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暗访相结合的工作推进办法,建立半月一督查、每月一评比一奖惩,半年一观摩一总结的制度。每月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对工作措施得力、整治成效明显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 白牛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3日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整治农村环境,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开展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量化标准、高位督导、全 面提升”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集镇为中心,以达标村、示范村为节点,“一线七点”(“一线”即镇循环圈,“七点”即七个村:故事桥村、白西村、白东村、庄子村、邵营村、单桥村、谷社村),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到2015年底,全镇所有村庄要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即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 、无杂物当道、日常生活物品堆放有序、国道、省道、县乡道、村道两侧环境干净)。
三、工作任务
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净化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目标任务,结合我镇2014年工作情况,2015年在全镇全面开展,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和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治理“四乱”(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实现“三有”(即有垃圾箱、垃圾池等收集设施,有专人清扫,有垃圾填埋场)。按“一眼净”的要求,清理道路两侧生活垃圾和作物秸杆、建筑垃圾等堆放物)。
2、突出重点,梯次提升
以“一线七点”为重心,着力打造故事桥、白东等7个村为试点村、亮点村,高标准打造,实现净化、硬化、亮化、美化。实现九项整治,即坑塘整治、打扫卫生,逐步实施拆除危房、疏通道路、道路硬化、房屋粉刷、坑塘清於,绿化、硬化、栏杆建造、房屋改造、下水道建筑等。依托“一线七点”示范带动示范片,辐射全镇农村。
3、抓好中心集镇,改善乡镇面貌
把镇政府所在地作为环境整治的突破口,按照“改造、完善、提升”的原则,实施“六项整治”、“六项建设”,同时在镇区建设1一2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座二类公共厕所,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保障机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镇各村、各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相关单位为成员,切实做好好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镇领导进行督导,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直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密切配合。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对本辖区内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镇领导和镇直单位联乡包村责任制,积极开展对口帮扶,与乡村捆在一起,共同抓好全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镇、村两级联动,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方法途径。通过召开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会、现场会、座谈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印发宣传资料、知识手册、播放专题电视节目等形式和途径,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强化考核,严格奖惩
按照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进行专项考评和奖惩。对按时完成环境净化任务,达到镇定达标村和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按要求给予奖补。采取定期督查与随机暗访相结合的工作推进办法,建立半月一督查、每月一评比一奖惩,半年一观摩一总结的制度。每月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对工作措施得力、整治成效明显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和问责。 白牛镇人民政府
2015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