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
迟迟不敢下笔,这风样的男子。
梦回大唐,眼前必定现出徐子陵默立崖边的形象。风过发飘,衣抉飞扬。
是仙人?
仙人不会有那郁郁的神情。
是痴汉?
痴汉不曾见那淡淡的微笑。
或许,一半是仙人,一般是痴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恍惚之间,又见子陵的淡泊洒脱。名利荣辱,红尘一度已抛身后。无求的他只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人世的争斗追逐,在他而言,不过是个清醒的梦境。
他为何而笑?笑世人的颠狂,笑生命的虚幻,笑太多的执着罢了。
而他自己呢?明知是梦,仍要沉迷其中。他难道就不执着了?“看破”是一回事,“走出”是另一回事。
“谁又是这‘苦海’的‘梦迷人’呢?”徐子陵不停地问自己。
他有太多的难以割舍。
为兄弟,他陷身最不愿陷身的战争,对阵最不愿对阵的敌人。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的友情又岂能轻易抹去?
舍不下的,是“一世人、两兄弟”的承诺。
还有多情公主的伤心一剑他能忘吗?美人军师的桥下一吻他能忘吗?婠大妖女的“爱恨一生”他能忘吗?都不能。
忘不去的,是佳人的幽怨。
但真正刻骨的,是洛水河畔的迎风相视、长桥流水的妙语禅机、巴蜀客栈的青菜斋饭、名山古刹的娓娓而谈......还有山海关外的久别重逢,龙泉城中的百日倾心......直至玉鹤神庵的悄别无语、万水千山的仙凡相隔......
仙子是子陵的“梦中之梦”。别了一梦,又入另一场梦。
是青璇,素手玉箫挥出流水山高的青璇,只为子陵一人绽放的空谷幽兰。
曲中真意谁人解?看看流泪的子陵吧。
仙子是前世的情缘,青璇则是今生爱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迷失在这样的梦中,才知道什么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了”。
......
子陵还是一如既往地飘逸出尘,惟不同,落寞的眼神中多了一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