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谁都没有答案。
直播间里的解说员异常平静,只是说着可惜,说着伤病,说着理解。
这是一个高于任何想法的举动,我们想过他的失败,他的不如意,却没有想过,一双脚在还未正式碰触跨栏的时候就停滞不前了。
时间再一次扼杀了呼吸。
“我比较适合跑110米栏。”依旧清晰地记得他说过的话,那种骄傲,那种霸气,与生俱来,浑然天成。
等到镜头再次跟上他平稳的步伐时,他已经走到了赛场外,看不清他的面容,看不清他王者的双眸,仅是许许多多的背影,留给我们蝌蚪般带有畸形的结尾。
就这么结束了吗?
姚明不久前曾说,自己已经可以把中国扛在肩上了。
而他呢?
是紧紧的裹在怀里吗?
他不曾忘记自己任重道远的责任,那是他的祖国,他只想将中国化作一个乖巧的婴儿,收缩在怀里,尽情奔跑。
本是有机会在成功后大声疾呼“中国,我爱你”的,但时机错失了,彼时的巨人好像突然一下子就黯淡无光了。
多想做保护白雪公主的矮人啊,即使有王子,即使有白马,矮人仍旧能凸显自我的价值。
可如今呢?
世界,分明已经换了模样、长了棱角。
不是他在适应世界,而是世界磨光了他。
我一直称他“人”,因为这本是他自由的身躯。
十三亿的力量可大可小,大的是我们能给他整个民族的信念,小的是我们不能助他战胜伤病。
在他退出的霎那间,我哭了。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的残酷,成者为王败者便为寇。
可他是心甘情愿退出比赛的,舆论又该怎样的澎湃呢?
我伤心的,是他未能如愿承载梦想。
我难过的,是他如何在承受中再一次站起。
这一刻,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他,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孤单最瘦弱的人。
他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分明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教练,对得起国家队,对得起中国。
一个退赛的结局,谁都没有料到。
他承受的压力,也未必每一个中国人都懂。
他不再是四年前的自己了,他不再拥有常人的生活,他是明星,是主力,是夺金的热门人选。
2008年,他一直在,并且一路在,默默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