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吧 关注:1,310,391贴子:6,602,265
  • 7回复贴,共1
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曰,“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日本学者认为它是“瓷器中的白眉”,“如果以客观而公平的态度给予评论的话,可以说是比白玉更为华丽。以陶工的技巧来说,更可号称中国古今独一无双的优秀作品”,“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赏之声”,“虽然胎壁较厚,却比灯罩更为透明……显出光亮美观的肌面,以光滑度来说可称为天下第一”。(上田恭辅《支那古陶磁研究的手引》)。


德化瓷器素来有“东方艺术”之美誉,曾大量出口欧洲。德化白瓷由于特性十足,名称千奇百怪。欧洲人对其冠之以“中国白”、“象牙白”、“鹅绒白”的美称。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
【象牙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国王记述》记载,德化白瓷乃瓷器之上品,与其他东方名瓷迥然不同,质腻滑,色乳白,宛如象牙。估计象牙白之美名就是这样流传开来的。国内鉴赏家则称赞其“似定器无开片,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光色,如绢细水莹厚”。(赵汝珍编述《古玩指南》)

【中国白】此名大气明确,其实国际上称德化白瓷为中国白不过百年之内的事。西方人对这一特殊白瓷,给予很高评价,“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与其他东方名瓷迥不相同,质滑腻如乳白,宛似象牙。”(法国波西尔著《中国美术》),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足见西方人的重视。

德化白瓷对西方人产生过重大影响,十七、十八世纪,至少有几千万件德化白瓷运往欧洲各国,至今还随处可见其踪迹。德化白瓷的特性意外地满足市场两种需求,艺术与实用。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各显神通之日,正是中国陶瓷感动世界之日。
德化白瓷的茶具受人喜欢的重要原因是表面光滑,且导热性相对较差,不像玻璃茶具那样烫手,能很好地保护泡茶者,非常适合泡茶。而德化白瓷茶具因为其表面完全没有气孔,比同类产品表面更光滑,能够做到不吸收任何茶香,因此适合所有茶叶冲泡。




古人长久地观察自然中的白,飘浮的白云,洒落的白雪,盛开的白梅,千姿百态,都为古人追求陶瓷之白出示了标准。这一标准本就是天赐之色,上苍赐予。古人在不知其目标是否有结果之时,就在努力地追求着梦想;我们不能以今天的大好结局来评价古人的追求,在历史的局限中,在古人不知陶瓷可否烧成白色的前提下,中国古代工匠便一直孜孜不倦,禹禹前行……


1楼2016-06-14 11:05回复
    漂亮,图片上的德化白瓷非常赞,楼主烧的?


    3楼2016-06-14 12:13
    收起回复
      2025-11-03 13:03: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做为新人!在吧里不敢大声说话!水完经验我就走!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6-14 12:30
      回复
        新人怒顶!顶,再顶,还顶,又顶,继续顶,不用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6-14 12:39
        回复
          好。
          ~~风雨已过,你如常唤我,我如常应着,这一切可遇不可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06-14 18: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