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于一件事,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像不同的见解和解决方式,当人数开始增加的时候,出现完美解决方案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理想的情况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来提炼一下。
解决方案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最终只会有一个解决方案会被执行(先别较真什么这些方案互相影响,吸收,待定方案这类麻烦的事)。
这个过程是不是和学习的过程是一致的?把所有人看成一个整体,人数的增加可以视为一个人的学识增加。
学识的增加,就会不断冒出新的解决方式。
等等,这里放缓一下。
正是因为学识的增加,就会越来越明白原先的解决方式是多么的错误。
进而!进而排除了一些“劣质”的解决方式。
这种表现在表面上是一种损的过程(多变少),实质上是一种挑选和过滤的过程。
一些比较逗比的解决方式,会在一开始被扼杀掉,脑海里的呈现的解决方式会越来越少。
可以被选择的解决方式也越来越少,到了最后,遇到问题,脑海里冒出的就是比较可行的解决方式。
这种状态达到极致的,便是无为。
我昨天说的无为和这里的无为看起来不一样,实际上只是形式问题。
就这样吧,明白的看一下就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帖子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