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道“人过四十不学艺”。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年以前“为学”——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杂七杂八都要学学学,一直学得你头眼昏花手脚酸麻只敢进气不敢出气,一直学得你张嘴子曰诗云闭嘴公式定理,然后有人宣布你成功,然后有人给你封号加冕,然后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中年以后“为道”,“道”就是真性情、真生命。为道必损,必须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放弃一切的伪知识假学问谬经验,放弃一切的虚浮做作花架子,放弃一切空泛的幻想无尽的贪欲,放弃一切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稽之谈,还原性情之清醇、生命之璞真,还自己的嘴发出自己的声音,还自己的心感悟自己的灵魂,从此不必在意别人评头论足说是道非,你说,这样的生命还能有什么理由不绚丽多姿?还能有什么理由不值得大唱赞歌?
有言道“人到四十天到秋”。经过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动、夏的灼练,生命之树已经是根深枝繁、绿荫铺地、果实累累了——这时还真应该小心别让天上掉下的果子砸了头。我们完全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就如同物理学里的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公平。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这是圣人对生命过程的谶语。让我们好好享受人到中年时的那种渐入佳境、混沌顿开、大彻大悟之感以及生命中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也让我们去快乐地体验古来稀的空旷之美。
有言道“人到四十天到秋”。经过了冬的孕育、春的萌动、夏的灼练,生命之树已经是根深枝繁、绿荫铺地、果实累累了——这时还真应该小心别让天上掉下的果子砸了头。我们完全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就如同物理学里的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公平。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七十古来稀。这是圣人对生命过程的谶语。让我们好好享受人到中年时的那种渐入佳境、混沌顿开、大彻大悟之感以及生命中一种从未有过的悸动,也让我们去快乐地体验古来稀的空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