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吧 关注:6,086贴子:128,714

回复:从众人的态度分析宝钗、黛玉的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上认为,只要是个人,都是东西。可以用来划类的


IP属地:安徽16楼2008-08-01 21:47
回复
    • 59.66.36.*
    大赞lz好文


    17楼2008-08-06 18:21
    回复
      2025-11-19 15:12: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小草:薛林之间合饮的那段亲切中更见亲密
      若不是宝钗的知心在前,她定不会如此“莽撞”
      若不是黛玉的交心在后,她也定不会如此“满不在乎”

      宝钗的分寸拿捏是在对人品德的评定上
      比如袭人,如果没有在开始宝钗觉得她“深可敬谅”就不会有后来悄悄跟袭人坦白湘云的为难,若是一个糊涂人,宝钗说什么呢?何必说呢?
      黛玉从来是尖酸刻薄人的,见一个打趣一个,宝钗却可以这样的“卤莽”,更重要的她还很自然地喝了剩下的残酒。
      不是真的倾心敬爱,黛玉定非如此表现。要知道,即使是宝玉也未有和黛玉如此亲密的情节。


      19楼2008-08-06 19:38
      回复
        我的性格有些像黛玉,爱生闷气,使小性子,多心。但是我喜欢宝钗,很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姐姐在旁教我。
        我想宝钗和黛玉的和好是真心实意的


        20楼2008-08-06 21:39
        回复
          一种大爱,一种小爱,都存在可贵之处。若真心喜欢宝钗,必能理解黛玉;而理解了黛玉,会更喜欢宝钗


          21楼2008-08-08 12:55
          回复
            我真心喜欢宝钗,但我不会去体谅黛玉这种自私、贪婪的人。我不知道楼上凭什么下这样的断语


            22楼2008-08-08 13:44
            回复
              不能带着实际经验去看待黛玉,她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形象,不完美,有毛病,但是非常可爱。她一直很坚持做自己。生气悲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个角色是有层次变化的,前四十回她是刻薄小性,但后四十回,她已经成熟了,她会因打趣了人自悔失言,她和宝钗结成金兰,她对待湘云和宝琴的坦荡,她洗去了自卑带来的尖酸,真正成了一个可亲的大家闺秀。
              宝钗这个角色相对来说更统一。
              而宝钗有一个细节更引我注意,黄金莺结璎珞那一回,莺儿到宝玉房中去,几次不敢坐。说明宝钗制下之严,但严却不苛,没有泯灭了莺儿的天性,所以没多少文字,她又变回娇憨宛转的本来面目了。
              我觉得这一点尤为可贵。是真正的教导。不像宝玉房里那几个……翻天了,有失修养。


              IP属地:浙江23楼2008-08-10 22:04
              回复
                • 219.137.214.*
                她和宝钗结金兰之后那种尖酸刻薄的描写的确少了,但自卑的心情并没见减少。黛玉的确很容易赚人眼泪,特别是电视剧黛玉葬花那一段,悲惨的音律配合歌词,让人看了很伤感。但掉完眼泪之后再理智分析一下却发现完全不值得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黛玉的悲剧主要在自身的性格,而不是外在的条件,除宝钗外还有探春、平儿、湘云,这几位的遭遇不比黛玉好,但黛玉能有这几位的性格结局不会那么悲惨,不过有这几位的性格那么黛玉就不可能有多么多令人伤感的词句了,也没那么容易赚人眼泪。所以我觉得容易赚人眼泪的却往往不是真正值得同情的。


                24楼2008-08-10 22:36
                回复
                  2025-11-19 15:0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个人觉得更有趣的是合饮前的一段
                  贾说了句穷不到他们身上,林二话不说,转身拔脚就走,把贾尴尬的丢在一边
                  各位不觉得这情景颇眼熟么
                  当初袭人所述,宝钗劝贾读书,贾不就是二话不说拔脚就走
                  看起来作者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帮宝钗报仇,暗讽贾当初的无知冒犯了
                  一笑

                  妙的是两次都是袭人出来打圆场收拾残局
                  更妙的是,这个给贾下不来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那个所谓的“唯一精神知己,叛逆同盟革命战友”
                  岂非讽刺


                  25楼2008-08-18 23:44
                  回复
                    回复22楼:
                    真心爱慕一个人,就会揣摩她的心理,体会她的情怀,喜欢她所喜欢的,欣赏她所欣赏的,容纳她所容纳的。正如安静朋友所说,宝钗和黛玉的金兰契是原著光彩夺目的章节。你那么讨厌黛玉,我也不能评判什么,只能说这不是宝钗所希望的情形,更不是她期待达到并一直为之努力的一种人际关系。
                    另外,关于黛玉知错能改这一优点,也很赞成安静朋友的提法。个人认为能做到这点是可贵的,多少世人从不改过,甚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错,只知一味怨天尤人,以至走上偏执之路。孔子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黛玉在宝钗的教导下认识到了自身不足,并诚心道歉,还有什么比这一结果更令宝钗欣慰的呢!
                    回复26楼:
                    有道理。王子和公主婚后的生活往往已远离童话。当然,说到仕途经济,如果贾府不败的话,还是可以给宝玉捐个官职,就像贾琏,也不爱读书,但还是能当个官。虽然黛玉会逐渐成熟,宝玉也未必不会成熟,书上描写贾政年轻时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很难想象到了中年竟然成了个老古板,人生的变数实在太大了。一个人青春年少时,可能会尽情取笑那些缺乏朝气的中老年人,殊不知弹指一挥间,自己也迈入了那个年龄段,被更年轻的一代任意取笑。就像宝玉说过,未出嫁的女儿是颗无价的宝珠,嫁了人就失去光泽,再后来竟是鱼眼睛,他说这话的时候显然正在肆意挥洒青春,根本没有想象过,黛玉,以及其他女孩子们将来都会嫁作人妇。


                    27楼2008-08-19 11:59
                    回复
                      回楼上:

                      我真心爱慕宝钗,但也不是她的奴隶!我会揣摩她的心理,体会她的情怀,但我只喜欢我所喜欢的,欣赏我所欣赏的,容纳我所容纳的!我还犯不着把宝钗的脑袋按在我脖子上


                      28楼2008-08-20 08:10
                      回复
                        每个人有自己的口味,不喜欢林实在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
                        没必要让崇林变成每个钗粉的“应尽义务”吧
                        搞得倒像搭卖滞销货似的了(玩笑)


                        29楼2008-08-20 22:23
                        回复
                          贾"成熟"起来是个什么样子? 发奋图强一举中第? 这不就是高版么

                          贾琏虽不爱读书, 做事很能干, 跟整天只热衷于调胭脂吃胭脂之辈恐怕不可同日而语


                          30楼2008-08-20 22:29
                          回复
                            • 211.139.145.*
                            对!


                            31楼2008-08-28 13:26
                            回复
                              2025-11-19 15:00: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坟啊…那些年好像吧里人还是多的啊


                              32楼2011-02-17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