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吧 关注:403贴子:2,205
  • 3回复贴,共1

后主亦曾识干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后主(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千面雪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破阵子》,是南唐后主李煜作于金陵城破之日,道尽亡国之痛,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 国之君,历来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残暴不仁,戕害忠良,结果引来“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萧衍,佞佛无度,三次舍身佛寺,终启侯景之乱,感叹“天下我自得之,我自失之,又有何憾?”以八十六岁高龄被活活饿死在景阳楼;陈后主陈叔宝,城破之日与宠妃张丽华等藏于胭脂井中,被隋军吊出押赴长安,只能靠写给隋文帝“日月光天德,山河锁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的阿谀之词和日复一日的酒精麻醉中苟延残喘。

 

这三位君王,亡国之因各不相同,但都亡于虎踞龙盘的石头城。同样,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帝王,历来也就颇遭后世非议。甚至有史家说他在宋军兵临城下还全然不知,城破时尚在听僧人讲经,终至肉袒出降,简直和“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陈后主如出一辙。

 

那么,李煜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事实绝非如此!宋军于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冬正式出兵江南,到开宝八年(975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金陵,前后历时一年有余,这与当年隋军仅用三个月就杀进建康活捉陈后主的灭陈之战相去甚远。而且,对于北宋的入侵,李煜不仅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也是做出了积极抵抗的。按《续资治通鉴》的说法,开宝七年十二月,李煜在得知宋军南渡攻陷池州后,下令“去开宝之号”,正式断绝邦交,这表明自淮南之战后一直忍气吞声奉中原政权为正朔的南唐朝廷下了决心殊死一搏。李煜亲自制订了“坚壁以老宋师”的策略,也就是坚壁清野,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

 

应该说,对于李煜,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却也是唯一的选择。当时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江南百姓又素来文弱,以南唐国力,阻止宋军渡江南下既不可得,想全面防御也很难实现,“坚壁以老宋师”也就成为弱者最有效的抵抗手段了。尽管记录北宋灭南唐的原始史料大多出自宋人之手,难免为宋军夸胜讳败,但在《续资治通鉴》的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宋军入境时,李煜并没有惊慌失措,在南唐军队的抵抗下,战局一度有过逆转,而宋军久围金陵不下,甚至使宋太祖赵匡胤产生动摇,准备撤兵休整。

 

在战局危急之时,李煜不仅亲自处置了叛国的皇甫继晖以鼓舞军心,而且积极展开外交,命张洎作蜡丸书向契丹求援,并亲自致书吴越国王钱俶曰“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明天子一旦易地以酬,王亦大梁一布衣耳!”试图瓦解北宋与吴越的联盟。可惜,钱俶最终出卖了他,把他的信交给了宋太祖,直到亡国,南唐也一直未能摆脱东西夹击的窘境。

 

但李煜的话没有说错,在南唐灭亡后不到三年,靠结交中原政权牵制南唐,偏安东南一隅七十载的吴越的国运也走到了尽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俶入朝,在太宗的授意下,被迫尽献所据土地,全家迁入汴京,果真作了“大梁一布衣”。

 

还有一点,应该看到,南唐灭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从立国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只会昙花一现。先主李昪自升元元年(937年)建国,便一直奉行“息兵安民”的政策。虽然使得江南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南唐在最强盛的时候没有建立起一支强大到足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军队,没有利用当时中原王朝腐败不堪、南方诸国政局混乱国势倾颓的有利时机,丧失了攻取他国整合政权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就使得统一天下至少是统一南方化为了泡影。也无怪乎当了十二年南唐宰相的冯延巳要大不敬,私下里称李昪为“田舍翁”了。

 

但这位“田舍翁”已经是南唐三主中最为雄才大略的一个了,在他的统治下,南唐未能消除腹背受敌的不利格局,这也为他的子孙留下了无穷后患。中主李璟志大才疏,没有抓住中原政权的短暂真空北伐,坐失良机。而灭闽、灭楚之役,皆因为所用非人,先胜后败,几乎寸土未得不说,还将升元年间积蓄的财富消耗殆尽。与后周的淮南之战,南唐尽失江北之地,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中原政权抗衡,只能去年号,称“江南国主”,奉中原政权为正朔。就在李煜即位前一年,李璟因国势衰危,不得不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与藩国无异了。



IP属地:北京1楼2008-07-31 07:47回复
    • 125.65.68.*


    3楼2009-01-27 23:40
    回复
      2025-08-23 20:46:5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写得好,我也是这样认为,他其实聪明,并不糊涂,


      4楼2011-07-17 16:32
      回复
        嗯嗯 他是个聪明人···


        5楼2012-02-04 2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