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吧 关注:48,756贴子:1,938,594
  • 14回复贴,共1

寻根问祖 张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寻求帮助,我的祖上是 永平府临榆县十社九甲马沟庄 祖先 张信。于清末1891年逃荒至东北。我的微信zhch5787766.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让我们认祖归宗。或者找位当地的历史老师帮帮忙也好 谢谢


1楼2016-05-14 00:10回复
    “永平府临榆县十社九甲马沟庄”——
    此问题好复杂、也好蹊跷啊!
    经查:
    山海关自明初洪武十四年建关并设山海卫。
    清初顺治七年将抚宁卫也并归山海卫。
    至乾隆二年设临榆县前,山海卫为军卫建置,领营屯八十五,所十六,而不设民社。
    清乾隆二年始设临榆县和民社,但只有天清、地宁、长治、久安、属国、年有、丰登七社,前六社每社十甲,丰登社只有五甲。
    故清代始设的临榆县只有七社,而无十社,对不上“永平府临榆县十社九甲马沟庄”的号。
    又查:
    清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记载着山海卫清初顺治“七年(1650年),以卫地多,拨补滦州”。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记载着“乐亭县:民社十八”。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记载着乐亭县清初雍正末年(1735年)以前隶属滦州,以后属永平府。
    并记载着:”乐亭县:民社十五“。其中的第十个社是乐亭县”东北十里至七十里,曰临榆,从临榆拨归”。
    也就是说,乐亭县在清初雍正末年(1735年)以前,是隶属于滦州的县。在此前山海卫于清初顺治“七年(1650年),以卫地多,拨补滦州”的地,是拨给了隶属于滦州的乐亭县的。
    此前,乐亭县是十八个民社。至乾隆二年山海卫改设为临榆县后,乐亭县也又调整为十五个民社了。并且将山海卫后称临榆县“拨补”或“拨归”来的原山海卫的乐亭县”东北十里至七十里”之间的地区,就给命名为“临榆”民社了。
    这样,“永平府临榆县十社九甲马沟庄”,就应该是“永平府乐亭县第十社临榆社九甲马沟庄”,并且就应该是在当年乐亭县”东北十里至七十里”之间原“临榆”民社的地区之内去找原“九甲马沟庄”就是了。


    IP属地:河北2楼2016-05-15 04:35
    收起回复
      2025-08-20 03:4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会太极不?


      4楼2016-05-17 19: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