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807,224贴子:3,525,705

回复:为什么成化帝那么包庇万贵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她救了他的命。她是他黑暗童年的明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5-19 18:29
回复
    毒死龙子对万贵妃没有任何好处,她自己年纪大了,又没有任何子嗣。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6-05-19 21:56
    回复
      2025-11-21 10:1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实际上嫡母生不出儿子,抚养妾生子继承大位自己做太后的历史上并不少,宋朝的刘娥就是这么干的,野史留下的所谓狸猫换太子就是说的这个事。大家熟知的甄嬛传里面的甄嬛也是用的这个法子。由于皇帝儿子早晚会掌权,所以抚养儿子的太后并不会故意虐待生儿子的小妾,因为太后也怕皇帝儿子掌权后为亲生母报复啊。
      看看刘娥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天圣九年(1031),宋仁宗生母李氏病危,刘太后晋升她为“宸妃”。明道元年(1032)宸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此时的刘太后,因为还不想让仁宗明白真相,准备用普通宫人的礼仪来安葬她。
      当朝宰相吕夷简进奏说:“李宸妃的丧仪应在皇仪殿举行,须用一品仪殡葬于洪福寺。”
      刘太后唯恐仁宗听出破绽,连忙把仁宗支开,然后回到帘下,不高兴地说:“后宫之事,难道也该宰相管辖?”
      “皇室之事,都有关国家安危,微臣敢不尽心?”
      刘太后发怒了:“一宫人死,你竟敢提出厚葬,是不是想离间我母子的感情?”
      “不敢。”吕夷简不卑不亢地说,“太后如果念及刘氏后代的安危,则丧礼以从厚为宜。”
      刘太后是何等精明之人,吕夷简一语中的,刘太后也顿时醒悟:一旦自己死去,仁宗得知了实情,痛感自己生身的母亲在生前死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时,一定会怨恨自己,并迁怒于刘氏的后裔。她立即谢了宰相,吩咐以一品礼安葬宸妃。
      吕夷简又暗中吩咐内侍押班罗崇勋,给李宸妃着皇后装成殓,并使用水银宝棺,以保持尸体永远新鲜。刘太后也一一依允。丧礼举行得格外隆重,众宫女恸哭致哀,送葬队伍竟“繁华辉焕,蜿蜒三十余里”。
      公元1033年,六十五岁的刘太后也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很快就有人说出宋仁宗的身世。
      仁宗的叔父八大王元俨说:“太后是皇帝生母的名号,连生母都不曾尊崇,哪能尊崇那么多的养母?可怜的李宸妃,生了陛下,不仅生前不能与陛下相认,连死也死得不明不白!”
      仁宗惶惑了,他问吕夷简,吕夷简证实了元俨的说法。
      震惊,悲痛,愤恨!他身为天子,不能保护自己的母亲;身为人子,不能孝敬自己的生母一天,让母亲含恨而死。他号啕大哭,下哀痛之诏自责,并派兵包围了刘太后娘亲的府第。
      大臣吕夷简进谏说:“太后虽有不义之举,但以皇后礼仪厚葬宸妃,表明她已有自悔之心;刘、杨虽非生母,但对陛下仍有抚育之情,不可或忘。”
      仁宗决定重葬他的生母,尊宸妃为皇后,谥章懿,亲临殡仪之所祭告。待开棺考察之时,李宸妃安详恬静,栩栩如生,身着皇后礼服,没有鸩杀、残害或者虐待的迹象。这时仁宗才下令解除对刘姓戚属的包围,在焚香泣告生母李太后的同时,也祭奠了养母刘太后。
      为了弥补他的愧疚之情,他把李后的弟弟李用和一再擢升,又将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用和的儿子李玮。
      刘娥前车之鉴就在那里呢。万妃不知道????????


      26楼2017-05-20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