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鲁哀公问孔子说:“隆重的礼仪是怎么样的呢?您谈到礼的时候,往往都很重视它。”孔子说:“我是一个鄙陋的人,不能确切地说出到底什么是隆重的礼仪。”
哀公又说道:“您还是为我讲讲吧!”
孔子说:“我听说,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礼仪了。没有礼仪就不能侍奉天地神灵;没有礼仪就没有办法区分君臣、上下、长幼之间所处的位置;没有礼仪也没有办法区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和婚姻、亲族之间交往的亲疏关系。因此,君子一般都把礼仪的地位看得非常高,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对百姓施行礼乐教化,不会使百姓将彼此之间的各种礼节搞乱。等到礼乐教化已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后,他们才开始纹饰车马、礼服来区别上下尊卑。当百姓顺从了这些礼乐教化的时候,然后才能谈到丧葬祭祀的原则,宗庙的排列顺序,区分开祭祀时使用的牺牲,摆设好祭祀时用的干肉,选定一年中特定的时间祭祀,这样才能够恭敬地举行祭祀礼仪,才能区别远近亲疏的关系,才能排列好祖先的位次。然后同族的人会聚在一起宴饮,使大家都知道自己在宗族中的位置,并且可以把同族人之间的情谊连接起来。住着低矮的房子,节约使用日常用的车马和衣服。车子不加雕饰,日常器物也不做装饰,食物简单,没有什么美味佳肴,心中没有过分的欲望,这样他们才能与老百姓共享利益。古代圣明的君王,他们就是这样严格地遵行礼制的。”
哀公又问道:“但现在居上位的人,怎么没人能做到这些呢?”
孔子回答说:“现在处在上位的人,贪婪好利没有满足的时候,放纵自己的行为从没有停止的时候。他们荒淫懒散,好逸恶劳,必定会使百姓竭尽财力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下去是一定会引起百姓的怨恨的。违背百姓的意愿,去侵犯有道义的国家。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所不用其极;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对待百姓,从不按照法度行事。从前统治百姓的人用的是前面说到的那种方法,而现在统治百姓的人用的是后面说到的方法。现在居上位的人之所以不能施行礼教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