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这里的各位写自己的小项目的时候是手写Makefile还是用类似AutoTools或者CMake这样的跨平台构建工具多一点,楼主个人是比较倾向于后者中的CMake(Autotools需要用到的m4宏处理器的语法实在是不忍直视),当然缺点就是还得再单学一门DSL。
CMake + Text Editor的组合用久了发现经常需要创建和之前一模一样的目录树外加文档和配置文件,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的原型 (好吧其实楼主直到最近才知道KDevelop自带CMake支持,用IDE的童鞋无视这个帖子就好)。
目前的版本号是0.7,该有的基本功能都有了,自动化的单元测试也基本齐了,所以如果这里有和楼主一样用CMake + Text Editor外加一堆别的工具链的各位不妨试试。
所有源码在GitHub和BitBucket上
github.com/jhxie/genmake
bitbucket.org/jhxie/genmake
现在的打算是在0.8的时候增加保存在~/.config/genmake/目录下的基于ini或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0.9和1.0基本就是添加文档了。
现在这个程序是所有的输出hard-code在python源码里面,我在想是不是有必要提出来放到类似xml的文件里,当然这就是1.0以后的事了,如果有需要楼主也可以考虑在0.9或1.0版的时候增加中文支持。
欢迎bug report和feature request,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开在GitHub的IssueTracker里。
说道额外feature的话楼主打算在1.0之后增加基于linux inotify API的文件监视功能,这样就可以模仿IDE一样根据源文件的增减在CMakeLists.txt里面作相应的改动了,当然也有可能以vim的插件形式出现,虽然楼主没有任何vim插件开发经验就是了。。。
CMake + Text Editor的组合用久了发现经常需要创建和之前一模一样的目录树外加文档和配置文件,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的原型 (好吧其实楼主直到最近才知道KDevelop自带CMake支持,用IDE的童鞋无视这个帖子就好)。
目前的版本号是0.7,该有的基本功能都有了,自动化的单元测试也基本齐了,所以如果这里有和楼主一样用CMake + Text Editor外加一堆别的工具链的各位不妨试试。
所有源码在GitHub和BitBucket上
github.com/jhxie/genmake
bitbucket.org/jhxie/genmake
现在的打算是在0.8的时候增加保存在~/.config/genmake/目录下的基于ini或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0.9和1.0基本就是添加文档了。
现在这个程序是所有的输出hard-code在python源码里面,我在想是不是有必要提出来放到类似xml的文件里,当然这就是1.0以后的事了,如果有需要楼主也可以考虑在0.9或1.0版的时候增加中文支持。
欢迎bug report和feature request,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开在GitHub的IssueTracker里。
说道额外feature的话楼主打算在1.0之后增加基于linux inotify API的文件监视功能,这样就可以模仿IDE一样根据源文件的增减在CMakeLists.txt里面作相应的改动了,当然也有可能以vim的插件形式出现,虽然楼主没有任何vim插件开发经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