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单机评测】英特尔第五代处理器的跳票令人疑惑不解,大家都在怀疑他们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瓶颈。随着6月COMPUTEX 2015的开幕,第五代酷睿处理器也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我们最先体验到的是i7-5700HQ,相比之前的对位的i7-4700HQ,它的制程从22nm变成了14nm,而且在主频方面也略有提升,当然最显著的变化还是在性能方面。

msi微星 GE72 6QD-001XCN'
时隔3月,我们在微星GE72上又迎来了英特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i7-6700HQ,在短时间内发布两代处理器并不符合英特尔的一贯风格,这两款处理器到底有多大差异呢?除了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微星GE72还首次采用了DDR4内存,这也是第六代处理器在技术支持方面的改变。除了配置方面的改变,微星GE72还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接口——Type-C,尺寸小、正反都能插、速度快等优点是消费者和厂商都希望看到的。
■ Skylake酷睿处理器参数一览:主频降低 显卡命名规则改变

英特尔第六代Skylake酷睿处理器i7-6700HQ与第五代i7-5700HQ在参数方面的变化并不大,同样的14nm制程,只是在主频方面降低了0.1GHz,而最大睿频同样为3.5GHz,这是不是意味着i7-6700HQ的性能不如i7-5700HQ?


i7-6700HQ与i7-5700HQ同样是四核八线程,TDP分别为45W和47W。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则是核芯显卡的规格,i7-5700HQ依旧延续了上代产品的命名规则——Intel HD Graphics 5600,而i7-6700HQ则打破了这一常规,命名改为了Intel HD Graphics 530。

■ 处理器显卡性能测试:处理性能不升反降?
●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 CineBench R15

相比CineBench R11.5最多16个核心来说,CineBench R15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CineBench R15版本的最终成绩发生了改变,最终的单位为cb,而非CineBench R11.5版本的pts。

我们将i7-6700HQ/i7-5700HQ/i7-4700HQ三款处理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横向对比,同时对三款处理器的CPU单核和多核成绩也进行了一番比对。根据CineBench R11.5所得数据,多核处理器性能方面,i7-6700HQ和i7-5700HQ的成绩要明显高于i7-4700HQ,但是对于新一代的i7-6700HQ来说,它在性能方面反而不如上一代的i7-4700HQ,主频的降低是这种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英特尔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 3DMARK 11测试

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它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重新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线服务,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础上,加入了德语、芬兰语以及简繁体中文的原生支持。

通过测试,我们看到Intel HD Graphics 530的3DMARK 11得分为1571,相比第四代处理器核芯显卡的1176提升约33.6%,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得到Intel HD Graphics 5600的测试数据,所以无法推测相比上一代的提升比例,但是从NVIDIA GeForce GT730M的得分来看,Intel 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的能力着实提升了不少。

msi微星 GE72 6QD-001XCN'
时隔3月,我们在微星GE72上又迎来了英特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i7-6700HQ,在短时间内发布两代处理器并不符合英特尔的一贯风格,这两款处理器到底有多大差异呢?除了第六代酷睿处理器,微星GE72还首次采用了DDR4内存,这也是第六代处理器在技术支持方面的改变。除了配置方面的改变,微星GE72还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接口——Type-C,尺寸小、正反都能插、速度快等优点是消费者和厂商都希望看到的。
■ Skylake酷睿处理器参数一览:主频降低 显卡命名规则改变

英特尔第六代Skylake酷睿处理器i7-6700HQ与第五代i7-5700HQ在参数方面的变化并不大,同样的14nm制程,只是在主频方面降低了0.1GHz,而最大睿频同样为3.5GHz,这是不是意味着i7-6700HQ的性能不如i7-5700HQ?


i7-6700HQ与i7-5700HQ同样是四核八线程,TDP分别为45W和47W。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则是核芯显卡的规格,i7-5700HQ依旧延续了上代产品的命名规则——Intel HD Graphics 5600,而i7-6700HQ则打破了这一常规,命名改为了Intel HD Graphics 530。

■ 处理器显卡性能测试:处理性能不升反降?
●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 CineBench R15

相比CineBench R11.5最多16个核心来说,CineBench R15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CineBench R15版本的最终成绩发生了改变,最终的单位为cb,而非CineBench R11.5版本的pts。

我们将i7-6700HQ/i7-5700HQ/i7-4700HQ三款处理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横向对比,同时对三款处理器的CPU单核和多核成绩也进行了一番比对。根据CineBench R11.5所得数据,多核处理器性能方面,i7-6700HQ和i7-5700HQ的成绩要明显高于i7-4700HQ,但是对于新一代的i7-6700HQ来说,它在性能方面反而不如上一代的i7-4700HQ,主频的降低是这种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英特尔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 3DMARK 11测试

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测试场景中应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X11新特性。它包含四个图形测试项目,一项物理测试和一组综合性测试,并重新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该测试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线服务,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础上,加入了德语、芬兰语以及简繁体中文的原生支持。

通过测试,我们看到Intel HD Graphics 530的3DMARK 11得分为1571,相比第四代处理器核芯显卡的1176提升约33.6%,由于我们目前没有得到Intel HD Graphics 5600的测试数据,所以无法推测相比上一代的提升比例,但是从NVIDIA GeForce GT730M的得分来看,Intel HD Graphics 530核芯显卡的能力着实提升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