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针对盆栽,地栽都是土豪就不用看了。当然要觉得哪里不对的,请土豪指点。吧里都是晒图的,我等新手继续经验谈之类的,欢迎讨论。
废话不多说,基本常识和进阶常识:
第一,秋天移栽芍药最好。原因:芍药春天长地上部分,秋天长地下部分。所以秋天动根之后,地下可以再发新根,新的毛根第二年能吸水,配合发芽。春天移栽以及分株,受伤根系恢复缓慢,毛根没了,肉根不吸水,而地上部分发芽会迅速消耗肉根内储藏的营养,并且蒸发水分,最后入不敷出,弱小干枯。运气好了缓两年,运气不好直接死给你看。
第二,土要透气,宁干勿涝。这是老生常谈了,积水必烂根。说芍药喜旱是不准确的,它只是耐旱,如果土壤透气好,稍微湿一点长得更好。不过旱了最多长的瘦小点,但是涝了必死,所以两害相权,一般还是干着。当你在犹豫是否该浇水的时候,那就是不要浇,别手贱。至于怎么知道盆里面的情况,用土壤湿度计啊,筷子啊,圆珠笔啊,那就看个人神通了。
第三,芍药喜磷肥。新栽芍药不要肥太大,以高磷肥为主,磷肥促生根。如果实在没把握,宁愿不施肥,等一年。千万别用尿素之类的氮肥,氮肥过高,枝干瘦弱,不开花。至于已经稳定下来的芍药怎么施肥,网上很多。基本就是发芽,花前,初秋,入冬四次。氮磷钾比例 1:2:1,到1:2:2都行。土壤有机底肥这方面都推荐骨粉,也是因为含磷多。鬼火知道吧,尸体埋起来磷自燃了就出来绿火,所以有机肥支持者也认为磷很重要。
第四,光照要够。放在阴处就等着当草养吧,不会给你开花的。开花好要磷肥够阳光够花前水量够三个条件。不过什么都是过犹不及,肥多烧根水多烂根,给它一点它就很高兴,别重复频繁的给。
第五,过冬要够冷。冬眠时间越长,第二年开花所消耗的热量就越小,对植物消耗就越小。冬眠至少四十天才能开出好花。所以盆栽就留在外边最好。尤其秋天买回来了种在盆子里的,实在不行请冰箱底层冷藏。一旦秋发(秋天发芽),要好大力气才能养回来。
第六,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重视的,消毒。排在水肥光线后面是因为这属于进阶内容,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尤其你住的地方如果天气湿润,比如南方梅雨,很容易出灰霉病然后就挂了。刚买回来的块根,请用药物浸泡半小时再种。入冬之前最后一次浇水就可以浇一些杀菌剂,杀真菌。春天新芽子长出来了之后,第一次浇水也可以药物灌根并且同时喷雾灭菌。你以为花农,苗圃,大田地里面的芍药就不打农药么?不打农药一旦病害泛滥就死光光,倾家荡产了。我们自己家养花,由于不涉及到利润,生计,很少考虑病害预防。可是在整个种植产业,病害防治恐怕比施肥管理还重要。肥料不够也就是产量少点,病害传播起来那就是绝产。即便我们自己养花玩的,养一盆死一盆也是很伤感情的。所以别偷懒。
第七,土壤PH值测定。正确的酸碱度能让植物生长旺盛。有时候植物年久变蔫,施肥效果也不是很大,很可能是土壤酸碱度不对。芍药喜欢中性微酸的土,ph6.5到7。可是随便一个精准的土壤ph值测量仪器都几千,便宜的完全给你随机数而已,不靠谱。省钱的办法,如果你不介意土里的粪肥,可以尝尝。。。。甜的土就是碱性,酸的就是酸性。另外一种办法可以避免吃粪肥,用紫甘蓝打成汁加上 蒸 馏 水,烧开晾凉, 然后把土丢进去。变粉就是酸的,变蓝就是碱性的。
好了不写了,反正看了各种指导啊,经验啊,甚至学术论文,上面几个是重复出现的,大概比较有用吧。写下来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做个笔记。欢迎探讨,补充。
废话不多说,基本常识和进阶常识:
第一,秋天移栽芍药最好。原因:芍药春天长地上部分,秋天长地下部分。所以秋天动根之后,地下可以再发新根,新的毛根第二年能吸水,配合发芽。春天移栽以及分株,受伤根系恢复缓慢,毛根没了,肉根不吸水,而地上部分发芽会迅速消耗肉根内储藏的营养,并且蒸发水分,最后入不敷出,弱小干枯。运气好了缓两年,运气不好直接死给你看。
第二,土要透气,宁干勿涝。这是老生常谈了,积水必烂根。说芍药喜旱是不准确的,它只是耐旱,如果土壤透气好,稍微湿一点长得更好。不过旱了最多长的瘦小点,但是涝了必死,所以两害相权,一般还是干着。当你在犹豫是否该浇水的时候,那就是不要浇,别手贱。至于怎么知道盆里面的情况,用土壤湿度计啊,筷子啊,圆珠笔啊,那就看个人神通了。
第三,芍药喜磷肥。新栽芍药不要肥太大,以高磷肥为主,磷肥促生根。如果实在没把握,宁愿不施肥,等一年。千万别用尿素之类的氮肥,氮肥过高,枝干瘦弱,不开花。至于已经稳定下来的芍药怎么施肥,网上很多。基本就是发芽,花前,初秋,入冬四次。氮磷钾比例 1:2:1,到1:2:2都行。土壤有机底肥这方面都推荐骨粉,也是因为含磷多。鬼火知道吧,尸体埋起来磷自燃了就出来绿火,所以有机肥支持者也认为磷很重要。
第四,光照要够。放在阴处就等着当草养吧,不会给你开花的。开花好要磷肥够阳光够花前水量够三个条件。不过什么都是过犹不及,肥多烧根水多烂根,给它一点它就很高兴,别重复频繁的给。
第五,过冬要够冷。冬眠时间越长,第二年开花所消耗的热量就越小,对植物消耗就越小。冬眠至少四十天才能开出好花。所以盆栽就留在外边最好。尤其秋天买回来了种在盆子里的,实在不行请冰箱底层冷藏。一旦秋发(秋天发芽),要好大力气才能养回来。
第六,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不太重视的,消毒。排在水肥光线后面是因为这属于进阶内容,绝对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尤其你住的地方如果天气湿润,比如南方梅雨,很容易出灰霉病然后就挂了。刚买回来的块根,请用药物浸泡半小时再种。入冬之前最后一次浇水就可以浇一些杀菌剂,杀真菌。春天新芽子长出来了之后,第一次浇水也可以药物灌根并且同时喷雾灭菌。你以为花农,苗圃,大田地里面的芍药就不打农药么?不打农药一旦病害泛滥就死光光,倾家荡产了。我们自己家养花,由于不涉及到利润,生计,很少考虑病害预防。可是在整个种植产业,病害防治恐怕比施肥管理还重要。肥料不够也就是产量少点,病害传播起来那就是绝产。即便我们自己养花玩的,养一盆死一盆也是很伤感情的。所以别偷懒。
第七,土壤PH值测定。正确的酸碱度能让植物生长旺盛。有时候植物年久变蔫,施肥效果也不是很大,很可能是土壤酸碱度不对。芍药喜欢中性微酸的土,ph6.5到7。可是随便一个精准的土壤ph值测量仪器都几千,便宜的完全给你随机数而已,不靠谱。省钱的办法,如果你不介意土里的粪肥,可以尝尝。。。。甜的土就是碱性,酸的就是酸性。另外一种办法可以避免吃粪肥,用紫甘蓝打成汁加上 蒸 馏 水,烧开晾凉, 然后把土丢进去。变粉就是酸的,变蓝就是碱性的。
好了不写了,反正看了各种指导啊,经验啊,甚至学术论文,上面几个是重复出现的,大概比较有用吧。写下来也是给自己提个醒,做个笔记。欢迎探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