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动画研究吧 关注:1,846贴子:3,374
  • 37回复贴,共1

【建议投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对贴吧建设有任何建议,可到此处提供。
如果发现吧内任何不良现象,可到此处投诉。


IP属地:广东1楼2016-04-09 22:00回复
    发起作画线条练习的帖子。
    >>
    这个简单得多。周常开贴,日常练习。每天一张就够了。
    >>
    无论是有纸作画还是无纸作画,原画师还是动画中割,线条都值得练习。内容就是练习接线条咯- -~用铅笔接线条、用数位板接线条、用钢笔接线条等等等啊。


    IP属地:江苏3楼2016-04-20 00:35
    收起回复
      2025-05-12 16:41:03
      广告
      发起分析演出的帖子。
      >>
      上截图、分析镜头啥的。像拉片一样500字以上- -~以贴主为单位,每个人开一个帖子,然后盖楼吧~当然,发帖标题规范还是需要的- -|||~


      IP属地:江苏4楼2016-04-20 00:52
      收起回复
        对于上面作画GIF收集的提议,我试着列了一下分类大纲,不过感觉分类有些琐碎过头了,感觉这样会分出很多来,而且有些GIF的内容很可能涵盖多项,是不是该更笼统些呢。。有什么建议? @神与胜之泪
        【作画收集】人物-跑&走
        【作画收集】人物-跳
        【作画收集】人物-游
        【作画收集】人物-打斗表演
        【作画收集】人物-文戏表演
        【作画收集】动物-跑&走
        【作画收集】动物-跳跃
        【作画收集】动物-飞行
        【作画收集】动物-游
        【作画收集】动物-爬行
        【作画收集】面部表情
        【作画收集】变形
        【作画收集】特效
        【作画收集】未分类


        IP属地:广东6楼2016-04-20 03:07
        收起回复
          >>加精
          >>
          我看到其他贴吧的精品帖下面会有加精分类,这个也是贴吧仅有的分类功能了- -

          >>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分类能够分多少?还是说是和图片一样有贴吧等级限制?


          IP属地:江苏7楼2016-04-20 11:03
          回复
            >>我的想法是,先搞几期特定主题的收集帖。就像是你发的头发主题的收集帖。只要说明大家都可以放GIF进来,一起收集这样的话语应该就好一些了。
            >>
            >>当然,吧务工作重在整理标签,维护目录帖、整理重复标签的帖子。
            >>
            >>还有,一定要写明,先看活动规则,再开贴参加收集活动。先让大家看目录帖,有的标签,直接超链接到对应的帖子里进行盖楼。这样整理工作会轻松一些。
            >>
            >>要是更笼统一些的话,那就按照特效、打戏、日常类演出、表情演出、动物动作、背动。这几个大类来分?
            等到GIF多了,再细分不迟。


            IP属地:江苏8楼2016-04-20 11:15
            收起回复
              我脚得,活动规则单写出来置顶加精比较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21 01:59
              收起回复
                对作画练习活动的改进建议。
                >>
                作画讲究轨道,踩点,造型的话,那就不用再按照动画吧那样子来练习作画了。我们按照一定的轨道、踩点来练习不是更好?
                >>
                >我的意思是说,动画吧那样子按照动作练习实在是太泛了。可能一些练习就算是将来工作了,画一辈子也画不到。当然,这说的很极端。其实是想说,动画吧的练习方法只是注重了造型,而且造型在这种没有约束力的贴吧里也很少人能高完成度地完成练习动作。所以,造型还是要靠自己啊- -~。
                >也有可能的是,他们的练习方法,我要是参与进去,可能这个动作的轨道踩点都学会了,然而到了下一个动作,还是会迷茫的吧?
                >况且,就算5年后,我们到了原画师的级别,从作画风格来讲,我们不可能在同样的动作中,第一次用这样的踩点,第二次用那样的踩点,一定会是一种固定的踩点,来代表一类动作。
                >>
                那么我们作画练习的活动,做成只规定轨道和踩点呢?造型动作只用文字进行罗列推荐即可。至于最后的效果,只有自己进行设计才会知道。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同一种轨道或者同一种的踩点,他们能够表现出来的可能性,大家参与进来了,才会有更多的启发性与总结性的东西显现出来。
                >>
                其实,写到这里,从规定动作的角度,或者从规定轨道、踩点的角度来进行作画练习,我觉得都有必要。我忽略了踩点可以影响做动作的效果,同一种动作大家来画能看出来做动作踩点的差异,进而感觉到做动作时候的表演成分。
                >>
                这么说来,我只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的作画练习方式而已。唉,想问题果然不能冲动啊~但是,增加了不同作画练习模式,会让练习变得更有趣吧!


                IP属地:江苏11楼2016-04-25 17:4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