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吧 关注:759贴子:546
  • 7回复贴,共1

司汤达临终时应该没有归属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最后承认爱过,生活过,说自己是米兰人,不知道是他对意大利人的亲近还是不被法国承认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选择。像卡夫卡一样,我觉得他应该最后也是没有一种归属感。有这种感觉的作家(像二战犹太作家)作品都很敏感,彷徨。这也可以解释司汤达爱情生活,他接触了如此众多女性,却不结婚,和卡夫卡非常想像,卡夫卡四次订婚,四次解除婚约,其实他们也在过着套中人的生活,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同时对外面怀疑,怕受伤害。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楼2008-07-23 21:42回复
    呵呵,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司汤达的爱情是彷徨的,他生命的终结也是很愁淡的,他在墓碑上刻着的"他曾经写过,活过,爱过"这分明是让人感到一中凄苦的情调,又觉得很坦然,似乎很踏实的一句话,细细分析,却变的捉摸不透.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自然是各抒己见.但是我对楼主的一就话"有这种感觉的作家(像二战犹太作家)作品都很敏感,彷徨"是不赞成的.
    比如说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他的童年经历,他四处奔波,贫寒的岁月,对监狱和法庭的特殊感受,可以说他是没有归属感的作家.但是在<<双城记>>中,他虽然在表现法国大革命的负面影响,控诉其被群众扭曲了的复仇和暴力倾向,但是他仍然在作品中塑造了梅尼特等人的美好的形象,以及借卡登之口描绘出的这群人未来美满的生活,亲人朋友间的相亲相爱,幸福,美好.
    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包括司汤达本人,他虽然在爱情方面是彷徨的,但是他的爱情描写非常生动,也非常催人泪下,并没有找到敏感的踪影.仍然是充塞着生活的气息的.
    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呵呵.


    2楼2008-07-28 18:13
    回复
      2025-08-07 11:52: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是吧主不觉得狄更斯的作品有一种超人模式吗?评论界尤其以《雾都孤儿》为例,作品反应社会的黑暗,但作者也找不到解决的良方,最后结局都是一个上流社会的好人出面解决,狄更斯的《美国》,以及《大为科波菲尔》的结局,似乎表明他对英国也失去信心,似乎要寻求外部世界的慰藉,重现自荷马开始的流浪母题,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尽管他未必能梦想成真,但对英国的失望是不可否认的。他的思想与当时维多利亚时代格格不入,自我群体身份的否认也不言而喻。感谢吧主的支持!:)


      3楼2008-07-29 15:28
      回复
        在于连身上寄托了司汤达本人太多的梦想,这部书是作者探索平民青年出路的典籍,但结局表明是走不通的,其实于连走入市长家里就是一个浪漫的构造,这种可能性现实是不大的,如果大家看到过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就会发现,《无》更现实,但自然也更悲观。在《红》中,作者在于连悲剧的底面还涂抹了一层亮色,但《无》是自始至终是黑暗的。两部名著多少反应了作家本人的思想,从对于连的描写中,我们知道于连是敏感的,联系到司汤达幼年的经历,对父亲的抵触,缺少母爱等(和于连相似),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一般都敏感,包括卡夫卡


        4楼2008-07-29 15:35
        回复
          我也很喜欢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无论是语言还是描写都比《红与黑》经典,不过《红与黑》总能给人特殊的感觉,可能是亲切。比起《雾都孤儿》,他可能少了高贵的气质,可是多了一份成熟沉稳,所以也许《红与黑》不叫经典,是凌驾与经典之上的经典!


          5楼2008-08-05 08:02
          回复
            是的,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大多是对社会的反感和消极,但是<<双城记>>是唯一不同于《雾都孤儿》以及《大卫科波菲尔》等的作品,因为他比较了巴黎和伦敦,没有对伦敦太多的正面描写,但是通过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轰击了法国大革命的消极影响和群众暴力倾向,而肯定的伦敦,和他以往的作品不同.
            而司汤达的作品似乎比狄更斯流露出更多的希望因素,至于司汤达本人或许真的像楼主说的那样比较敏感吧,而他临终是否有归属感,这点我的看法有点和楼主不同,因为他热爱的是意大利的热情和淳朴,虽然经历了一生中的爱情等方面的失落,但是应该是很幸福地以米兰人自居.不过也支持楼主的看法,毕竟个人的理解不同啊!


            6楼2008-08-30 17:54
            回复
              蓝斯姐姐,很高兴看到你!
              经典之上的经典,很精妙的评论啊,其实这本书确实有让人百看不厌的魅力!


              7楼2008-08-30 17:56
              回复
                司汤达:改写意大利“五色斑斓手抄本”的大师


                8楼2010-04-13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