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2012-06-04
●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而出现心慌、胸闷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日益增多 ●此类患者多为青年或中年人,往往偏瘦,且男性多于女性 ●牙医、修理工及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的人更易出现颈椎或上胸椎错位
出现胸闷、心慌的情况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心脏出了问题。但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年都有上百名因胸闷、心慌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的心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颈椎或上胸椎出现了错位、增生或退变。
该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教授提醒说,由于人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胸1至胸5的脊髓侧角,其神经纤维上行到颈椎交感神经节,再形成心上、心中、心下神经到达心脏。一旦颈、胸椎出现错位,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纤维,便可能引起心率的改变甚至早搏。
病例:
看电视突发早搏 颈椎错位惹的祸
33岁的陈先生在北京的一间研究机构工作。两个月前的一天,他在连续写了5个小时的研究报告后感到颈背酸痛。回到家后,他像往常一样侧躺在沙发上,用左手支撑着头部看电视。就在看电视的过程中,陈先生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出现早搏症状。
陈先生在北京多家医院进行了检查,排除了心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器质性病变,却仍查不出病因。在精神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他被诊断为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接受了心理治疗,但症状仍不见好转。绝望之余,他南下广州求医,最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被发现颈椎、胸椎、腰椎存在多类型多关节错位,并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受刺激引发早搏。
经过以正骨推拿为主、结合物理治疗的康复治疗,陈先生的早搏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分析:
无器质性病变 应考虑颈胸椎错位
“从近几年的接诊情况看,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从而导致心慌、胸闷或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患者日益增多。”颈椎或上胸椎错位对心脏的影响以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有类似症状的患者以前往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被告知只能‘自己忍着点’。”
如今,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这样的病例每年都有上百例。如果一个心脏不适的患者,经过检查排除了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或接受了各种传统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并且同时有颈部和背部不舒服的情况,就应考虑自己的不适可能是由颈椎或上胸椎的错位、增生或退变引起。
发病:
青中年为主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观察发现,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引起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多为青年或中年人,这类病人往往看起来偏瘦,而且相对来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人都有外伤史,或是背部劳损史。此外,一些特殊职业者,如牙医、妇产科医生、修理工人或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的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颈椎或上胸椎的错位。
从表现症状来看,一部分病人会经常觉得背部肌肉发紧,“总感觉好像有东西压在上面一样,或觉得后背和颈部酸、胀、痛、累”。这可能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有关,也可能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不少这类病人往往自我感觉症状很严重,但X光检查却看不出什么问题。在长期的求医过程中,一些患者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甚至被认为有心理问题。”
危害:
交感神经受刺激 可引起心脏不适
颈椎或胸椎的错位,是如何对心脏产生影响的呢?段俊峰解释说,人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胸1至胸5的脊髓侧角。同时,人体颈部有三对交感神经节负责交换神经细胞。“这一路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交感神经。特别是出现错位时,交感神经会受到刺激或压迫,于是便会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上颈椎劳损影响到心率,通常会使心率变快;如果是中、下颈椎出现问题,则往往心率会变慢。”无论是错位、增生还是软组织受损,通过手法、牵引、理疗等康复治疗,一般都能得到改善。
预防:
枕头最好符合 颈椎生理弯曲度
“颈椎或胸椎的错位与外伤和劳损密切相关,而慢性劳损中又以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势为主要原因,也和脊柱中的软组织强健程度密切相关。”段俊峰提醒说,为了预防错位、增生、软组织受损的发生,普通人平时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练脊柱保健功,强壮脊髓周围软组织,使失稳椎间的轻度错位及时复正。
此外,由于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选一个合适的枕头对保护颈椎也有重要意义。段俊峰表示:“理想的枕头是两头较高,中间较低,无论侧睡还是仰卧,都能符合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此外,枕头不宜太软也不宜太硬,太软容易变形,太硬则不舒服。”
推荐了以下脊椎保健功:
1.引身舒脊
仰卧屈膝,双手重叠抱住颈部,头稳定在枕上(或不用枕),颈背部肌肉放松,尽力屈膝抬高臀部,双膝用力将身体向下拉,左右交替牵拉亦可,反复5次,要求达到颈胸椎部有被牵拉感。
2.仰卧挺胸
双手重叠保护颈部,两肘平置床上,以臀、枕部作为支点,将颈、胸、腰部抬起做挺胸动作(离床即可),挺胸时深呼吸,平卧时呼气,动作宜慢,做20至30次。此动作可促进失稳的脊椎恢复正常。
3.打肩拍背
立位,两脚分开平肩宽。右手打左肩,头向右转,同时用左手背拍打背部;然后换用左手打右肩,头向左转,同时用右手背拍背。左右交替,各做20次。
●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而出现心慌、胸闷或心律失常的患者日益增多 ●此类患者多为青年或中年人,往往偏瘦,且男性多于女性 ●牙医、修理工及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的人更易出现颈椎或上胸椎错位
出现胸闷、心慌的情况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心脏出了问题。但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每年都有上百名因胸闷、心慌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的心脏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颈椎或上胸椎出现了错位、增生或退变。
该院骨科医院副院长、康复医学科主任教授提醒说,由于人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胸1至胸5的脊髓侧角,其神经纤维上行到颈椎交感神经节,再形成心上、心中、心下神经到达心脏。一旦颈、胸椎出现错位,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纤维,便可能引起心率的改变甚至早搏。
病例:
看电视突发早搏 颈椎错位惹的祸
33岁的陈先生在北京的一间研究机构工作。两个月前的一天,他在连续写了5个小时的研究报告后感到颈背酸痛。回到家后,他像往常一样侧躺在沙发上,用左手支撑着头部看电视。就在看电视的过程中,陈先生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出现早搏症状。
陈先生在北京多家医院进行了检查,排除了心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器质性病变,却仍查不出病因。在精神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他被诊断为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接受了心理治疗,但症状仍不见好转。绝望之余,他南下广州求医,最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医院被发现颈椎、胸椎、腰椎存在多类型多关节错位,并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受刺激引发早搏。
经过以正骨推拿为主、结合物理治疗的康复治疗,陈先生的早搏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分析:
无器质性病变 应考虑颈胸椎错位
“从近几年的接诊情况看,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从而导致心慌、胸闷或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患者日益增多。”颈椎或上胸椎错位对心脏的影响以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有类似症状的患者以前往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被告知只能‘自己忍着点’。”
如今,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这样的病例每年都有上百例。如果一个心脏不适的患者,经过检查排除了心脏本身的器质性病变,或接受了各种传统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并且同时有颈部和背部不舒服的情况,就应考虑自己的不适可能是由颈椎或上胸椎的错位、增生或退变引起。
发病:
青中年为主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观察发现,因颈椎或上胸椎错位引起心慌、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多为青年或中年人,这类病人往往看起来偏瘦,而且相对来说男性多于女性。”多数病人都有外伤史,或是背部劳损史。此外,一些特殊职业者,如牙医、妇产科医生、修理工人或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的人,也比常人更容易出现颈椎或上胸椎的错位。
从表现症状来看,一部分病人会经常觉得背部肌肉发紧,“总感觉好像有东西压在上面一样,或觉得后背和颈部酸、胀、痛、累”。这可能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有关,也可能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关。“不少这类病人往往自我感觉症状很严重,但X光检查却看不出什么问题。在长期的求医过程中,一些患者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甚至被认为有心理问题。”
危害:
交感神经受刺激 可引起心脏不适
颈椎或胸椎的错位,是如何对心脏产生影响的呢?段俊峰解释说,人体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胸1至胸5的脊髓侧角。同时,人体颈部有三对交感神经节负责交换神经细胞。“这一路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交感神经。特别是出现错位时,交感神经会受到刺激或压迫,于是便会出现心脏不适的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上颈椎劳损影响到心率,通常会使心率变快;如果是中、下颈椎出现问题,则往往心率会变慢。”无论是错位、增生还是软组织受损,通过手法、牵引、理疗等康复治疗,一般都能得到改善。
预防:
枕头最好符合 颈椎生理弯曲度
“颈椎或胸椎的错位与外伤和劳损密切相关,而慢性劳损中又以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势为主要原因,也和脊柱中的软组织强健程度密切相关。”段俊峰提醒说,为了预防错位、增生、软组织受损的发生,普通人平时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练脊柱保健功,强壮脊髓周围软组织,使失稳椎间的轻度错位及时复正。
此外,由于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选一个合适的枕头对保护颈椎也有重要意义。段俊峰表示:“理想的枕头是两头较高,中间较低,无论侧睡还是仰卧,都能符合颈椎的生理弯曲度。此外,枕头不宜太软也不宜太硬,太软容易变形,太硬则不舒服。”
推荐了以下脊椎保健功:
1.引身舒脊
仰卧屈膝,双手重叠抱住颈部,头稳定在枕上(或不用枕),颈背部肌肉放松,尽力屈膝抬高臀部,双膝用力将身体向下拉,左右交替牵拉亦可,反复5次,要求达到颈胸椎部有被牵拉感。
2.仰卧挺胸
双手重叠保护颈部,两肘平置床上,以臀、枕部作为支点,将颈、胸、腰部抬起做挺胸动作(离床即可),挺胸时深呼吸,平卧时呼气,动作宜慢,做20至30次。此动作可促进失稳的脊椎恢复正常。
3.打肩拍背
立位,两脚分开平肩宽。右手打左肩,头向右转,同时用左手背拍打背部;然后换用左手打右肩,头向左转,同时用右手背拍背。左右交替,各做2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