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沉沦和异化的此在——海德格尔哲学摘录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此在当作于其他在者类似的在者。以致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再是**自主地在而受到其他在者(自然环境)和他人(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这样此在就成了非本真的在。
在非本真的在的方式下,此在于他人共在,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被置于与他人相同的地位,甚至可以被任何一个他人所替换。这种他人是某种中性的、平均化的、无人称的、不确定的(既可以是这人,又可以是那人)人,海德格尔称之为“常人”(德语又译为人们、众人、普通人)。。。。。这个“常人”本身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
作者: 檀木悠悠 2008-7-22 11:27 回复此发言
。。。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此在当作于其他在者类似的在者。以致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再是**自主地在而受到其他在者(自然环境)和他人(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这样此在就成了非本真的在。
在非本真的在的方式下,此在于他人共在,以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被置于与他人相同的地位,甚至可以被任何一个他人所替换。这种他人是某种中性的、平均化的、无人称的、不确定的(既可以是这人,又可以是那人)人,海德格尔称之为“常人”(德语又译为人们、众人、普通人)。。。。。这个“常人”本身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
作者: 檀木悠悠 2008-7-22 11:27 回复此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