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喜乐长安》,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这简直是一部最不像武侠电影的武侠电影。武打设计和特效的简陋程度,简直跟当年看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时有得一拼。看了《喜乐长安》后细细回想,觉得尽管披着武侠的外衣,但电影却别有味道。
作为看过韩寒原著小说《长安乱》的粉丝,其实我很明白导演的用意。因为从《长安乱》整部小说的气质来看,《喜乐长安》不可能是一部纯粹的武侠片,用文艺片的思路来拍显然更为合适。所以《喜乐长安》出来后的质感也不可能像《叶问3》、《卧虎藏2龙青冥宝剑》那样去秀肌肉、炫特技,导演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人物内心和主题的表达。
在电影开拍前就有消息说,参与《喜乐长安》创作的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得主董玮在策划这部电影时说:“韩式武侠一定要武戏文拍,文戏武拍。”可见,并不是剧组没钱请好的动作设计,而是创作团队有意这样拍。
那么这部电影还有什么看头?其实不管是韩寒的原作,还是《喜乐长安》,荒诞和幽默才是创作者核心要呈现的。看这部电影,能开心就够了,如果还能有点启发,就更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