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缘潭吧 关注:758贴子:100,220
  • 1回复贴,共1

放学时间,村边路上那些小三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天放学归家,我被那些村边路上的小三轮触动了。
触动于那个时刻,但我知道,除了周六日,每天放学时刻,那场景都在那里呈现着,不管我见到还是没见到,不管我有触动还是无触动。
那是些最普通的电摩托三轮,价格三千多,蓬大都是深绿色帆布属于最便宜的那种,个别用透明硬塑料做蓬,大约更便宜,也有不安蓬的,之所以被它们触动,是因为它们在不宽的村边小公路上很成景观地排成一列,断续拉出很远,一同向着前面村庄,像一队深绿色的鱼,游在村外小公路做成的河里,那极轻极稳的行驶状态,常让我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温馨和感动,我看不见开车的人,但我知道,他们都是村里的五十多岁的老头老太,个别的二三十岁的媳妇。
我也知道,那些三轮不可能不轻不稳,因为那里面坐的是一两个四五岁的孩子,是一家一户繁衍的香火和希望。
曾几何时,我去远村之前,学前班孩子们上学几乎是无人接送的,村里的孩子皮实,父母都忙着上班,似乎从没想过无人接送会发生什么危险,三五个小人儿作伴,迈着小腿笃哒笃哒上下学,住得再远的也是,我女儿那时虽然上学校没几步路,可小时候的她是个小疯子,常常放学后跑到集上,在大人的腿间张着懵懂的眼恣意游逛,什么也买不了却什么都看,害得晚放学的我先不做饭满集寻她,却没发生过什么事情。再后来,因了接连轰动全国的校园伤害案件以及人贩和交通等问题,孩子的安全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每次开会先讲安全,细化到方方面面,校长老师人人为之敏感,家长接送制度也应运而生,何况,每个家庭给孩子的期望和投入也在提升,于是那些深绿篷子的小三轮,就成了上下学路上的一道景观。这玩意不很贵,夏可遮阴冬可挡风,比自行车又快又省力,在私家车还不多的农村,有小孩的人家,有几家不买这样的三轮车呢。 我在幼儿园天天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一辆辆三轮车驶到大门前,车篷后面,露出红扑扑朴实的童脸,大人下来把他们抱下车,送到进门处,脱下坐车裹的厚衣服,大手小手摇着说拜拜,内门口,带着笑意的矮老头门卫在等着他们,孩子们或说声“老爷爷好”,喜得老头儿眼笑成了一条线,也有小顽皮喊声“老爷爷大坏蛋”,老头便追上去,抱着小孩子咯吱,直到笑得喘不过气的小孩子讨饶;放学,老头儿把大门打开,等在外面的家长鱼贯而入,被牵着的小手们摇着和老师说拜拜,三轮队伍开始了返程,爷爷奶奶们会在出发前给孩子买个烤串,小孩子幸福得小脸绯红,歪着头香香地吃一路,也有的上了半天学,回家路上放松地在车厢里横躺着打滚,已有几分脏兮兮的脸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任何表情,那种无邪的童真常常把跟在后面的我感染。我家胡同里的大嫂便是这支队伍的一员,她的两个儿子都有了孩子,媳妇们都去挣钱,接送孩子的任务当仁不让她来完成,不过她骑的是脚踏三轮,两个孙子有时在三轮上,有时在车下推着三轮跑,也算让当奶奶的免了脚力沾了光,六十来岁的她看着在这个世界上繁衍的成果,看着生长中的她这一脉的希望,我想腿永远都不会累,这也让我想到了三四年后退休后一样接送小娃娃的我。和她类似的爷爷奶奶们,有许多还是年轻时我见过,一晃许多年,当年的容颜依稀还在,却都已染上了沧桑,当年他们拉扯了自己的儿女,现在又接过了照顾孙辈的职责,孙辈大了,他们也快古稀了。
那些放学路上排开的三轮,载的是一家一户的希望,也载的是村子里的一代人,是一个村子的希望,若干年后,车上的小孩子长成帅哥美女,新的小孩子补充到三轮车队伍里。
放学路上,我喜欢看那行鱼一样游去的深绿色三轮。


1楼2016-03-19 11:04回复
    常看到一些小三轮改装得风雨不透,爷爷奶奶们真是煞费苦心,小皇帝们端坐其中,真是掉进了蜜罐里!


    IP属地:浙江2楼2016-03-21 1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