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啊,为何总是不能如人所愿
——电影《竹篱笆下的春天》观感
DJXTX
 
今天,终于看完《竹篱笆下的春天》。这部看似波澜不惊的电影,却让我深深回味。
一遍遍流连剧情,脑海中不断翻转着爱情、理想生活、名誉、生存等等词语及其内涵及外延着的含义。
原味的台湾眷村,风景美丽的乡间小道、家长里短的市井生活,李琳便是生活在这里的美丽女子。她聪明,思想独立,眼神中透露出鲜明的个性与不羁的气质。她绝不会因为金钱向爱情低头,也会为爱情放弃一切。
所以,我喜欢上她。
所以,麦克爱上她。为了她,想尽一切办法,从越南调回台湾。看着酒店里卖笑的她,他的眼神痛得人心碎。他的爱执着,勇敢,不顾一切,让人心疼。温暖,又酣畅淋漓。
物质、道德与世俗的压力,熄灭所有的美好,扼杀稚嫩的或茁壮的爱情。尘世无常,我们也许早就被糊涂了心。于是,所有决定,都基于过往的经验或个人价值的判断。那个美丽的女子啊,太过固执了一些,脑中的幻想不仅欺骗了自己,还强迫了深爱她的人。
李琳并非不知麦克的心意,可是,因为她卑微的现状和自卑的心理(记得当爱华劝李琳接受麦克的求婚时,李琳道出了心声:“我怕,我不能忍受他们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优越感……我好怕,好烦…”就是这一句,我感到了李琳内心深处深深的因着自己的身世、因着自己的经历、因着自己没有学历没有体面独立的工作的自卑)做出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选择。
戏剧故事里的爱情总是如此复杂,有些人结婚,不是因为爱;有些人离开,不是因为不爱。
当麦克踏上电梯离开时,我们看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封藏逝去的爱情。眉宇间,远去的哀愁此刻竟是如此伤感美好。
机场离别的这场戏,让我难以忘怀。
这曾经是我喜欢的经典电影桥段。 那样平静的目光,那样不现悲喜的神情,在车站如潮的人流中,目送着生命中的至爱,与自己渐行渐远,然后永远行出了自己的视线,以至生命的轨迹。没有眼泪,没有哀伤,没有纠结,就那样淡淡的告别了。告别了她,告别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看着这样的一幕,我虽然心酸,落泪,却仍会为编导的匠心鼓掌——不媚俗,不怕得罪观众。因为戏剧讲究的是矛盾冲突,对立越尖锐,越能很好地展开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越是吸引观众。特别是悲剧。悲剧的美学理论认为:悲剧的意义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坏给人看。通过美好的人物或事物的毁灭,引起人们强烈的同情,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一些韩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对不起我爱你》等,流泪,心痛。继而,厌烦,生气。在那些悲伤凄美的爱情里,我看到了韩剧的阴谋,企图以悲剧为手段,以人们的眼泪换取永恒的记忆,以观众深切的心痛换取收视率的成功,却不管给我们渴望温暖和幸福的内心带来的伤害。
一定要生离死别才是爱吗?一定要经历那么多挣扎、背叛、伤害、仇恨才能凸显爱的真挚吗?痛感在眼泪的冲刷下渐渐变得麻木。就好像大学时曾狂爱亦舒的小说,后来却再不看了——她似乎有一种将所有的爱情斩尽杀绝的癖好,让我觉得人生好灰色,好无奈。曾经对中国式的戏剧颇有微辞的心——俗气的大团圆结局——却开始渴望看到那些我们喜欢的人,成全我们没有办法在现实里成全的故事,总还有自我安慰的希望啊。
跳出剧情,喜欢机场离别这一幕,还有一个原因,它让我重温大学戏剧表演课堂上,教授讲析的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无表演的表演”。没有多余台词,没有肢体动作,没有明显表情,甚至没有变化眼神,却传达出那么多的语言动作表情眼神都无法传达的东西,使我们心灵悸动——我爱你,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你!
我不想说,这是费翔演技出众。即便他再有才华,再具天赋,我也不相信,初登银幕的他,能够悟得这样的境界,并且运用得这样浑然天成。我宁愿相信,这一刻的他,是真正的,触及了你的灵魂。那是一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本色的出演”!
——电影《竹篱笆下的春天》观感
DJXTX
今天,终于看完《竹篱笆下的春天》。这部看似波澜不惊的电影,却让我深深回味。
一遍遍流连剧情,脑海中不断翻转着爱情、理想生活、名誉、生存等等词语及其内涵及外延着的含义。
原味的台湾眷村,风景美丽的乡间小道、家长里短的市井生活,李琳便是生活在这里的美丽女子。她聪明,思想独立,眼神中透露出鲜明的个性与不羁的气质。她绝不会因为金钱向爱情低头,也会为爱情放弃一切。
所以,我喜欢上她。
所以,麦克爱上她。为了她,想尽一切办法,从越南调回台湾。看着酒店里卖笑的她,他的眼神痛得人心碎。他的爱执着,勇敢,不顾一切,让人心疼。温暖,又酣畅淋漓。
物质、道德与世俗的压力,熄灭所有的美好,扼杀稚嫩的或茁壮的爱情。尘世无常,我们也许早就被糊涂了心。于是,所有决定,都基于过往的经验或个人价值的判断。那个美丽的女子啊,太过固执了一些,脑中的幻想不仅欺骗了自己,还强迫了深爱她的人。
李琳并非不知麦克的心意,可是,因为她卑微的现状和自卑的心理(记得当爱华劝李琳接受麦克的求婚时,李琳道出了心声:“我怕,我不能忍受他们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优越感……我好怕,好烦…”就是这一句,我感到了李琳内心深处深深的因着自己的身世、因着自己的经历、因着自己没有学历没有体面独立的工作的自卑)做出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选择。
戏剧故事里的爱情总是如此复杂,有些人结婚,不是因为爱;有些人离开,不是因为不爱。
当麦克踏上电梯离开时,我们看到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封藏逝去的爱情。眉宇间,远去的哀愁此刻竟是如此伤感美好。
机场离别的这场戏,让我难以忘怀。
这曾经是我喜欢的经典电影桥段。 那样平静的目光,那样不现悲喜的神情,在车站如潮的人流中,目送着生命中的至爱,与自己渐行渐远,然后永远行出了自己的视线,以至生命的轨迹。没有眼泪,没有哀伤,没有纠结,就那样淡淡的告别了。告别了她,告别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看着这样的一幕,我虽然心酸,落泪,却仍会为编导的匠心鼓掌——不媚俗,不怕得罪观众。因为戏剧讲究的是矛盾冲突,对立越尖锐,越能很好地展开故事推动情节的发展,越是吸引观众。特别是悲剧。悲剧的美学理论认为:悲剧的意义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坏给人看。通过美好的人物或事物的毁灭,引起人们强烈的同情,给人以强烈的道德震撼。
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一些韩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对不起我爱你》等,流泪,心痛。继而,厌烦,生气。在那些悲伤凄美的爱情里,我看到了韩剧的阴谋,企图以悲剧为手段,以人们的眼泪换取永恒的记忆,以观众深切的心痛换取收视率的成功,却不管给我们渴望温暖和幸福的内心带来的伤害。
一定要生离死别才是爱吗?一定要经历那么多挣扎、背叛、伤害、仇恨才能凸显爱的真挚吗?痛感在眼泪的冲刷下渐渐变得麻木。就好像大学时曾狂爱亦舒的小说,后来却再不看了——她似乎有一种将所有的爱情斩尽杀绝的癖好,让我觉得人生好灰色,好无奈。曾经对中国式的戏剧颇有微辞的心——俗气的大团圆结局——却开始渴望看到那些我们喜欢的人,成全我们没有办法在现实里成全的故事,总还有自我安慰的希望啊。
跳出剧情,喜欢机场离别这一幕,还有一个原因,它让我重温大学戏剧表演课堂上,教授讲析的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无表演的表演”。没有多余台词,没有肢体动作,没有明显表情,甚至没有变化眼神,却传达出那么多的语言动作表情眼神都无法传达的东西,使我们心灵悸动——我爱你,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你!
我不想说,这是费翔演技出众。即便他再有才华,再具天赋,我也不相信,初登银幕的他,能够悟得这样的境界,并且运用得这样浑然天成。我宁愿相信,这一刻的他,是真正的,触及了你的灵魂。那是一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本色的出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