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商业银行债转股的点评:创新性不良化解手段 不会大规模铺开
发布日期:2016-03-11 9:55:00
内容: “从僵尸企业到僵尸银行”纯属杞人忧天——银行只会在有整合潜质的行业选择龙头企业:近年来我们在与银行的沟通中了解到,当前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造船等)最大的问题并非产能过剩,而是产能过于分散,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竞争和产能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商业银行一直都有强烈的诉求扮演产能整合者的角色。通过在部分行业通过债转股化解潜在不良,正是商业银行实现产能整合者角色的关键一步。但是,请注意!商业银行只会在有整合潜质的行业选择行业龙头进行债转股,而不会将其无限制推广到所有“僵尸行业”和“僵尸企业”。拿住困难行业龙头企业股权推动行业整合,是能最终解决产能过剩行业矛盾的有效途径。 1)熔盛债转股并不是首个案例:14年底长航油运退市时也做过65亿左右的债转股,当时的方案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存量股东转让股权,与熔盛定增新股的方案在技术细节上略有出入,但原理和效果一致。14年长航通过债转股重组后,第二年便实现盈利。2)债转股后对资本金的额外消耗微乎其微:从贷款的风险权重100%提升至股权投资的400%。在熔盛-中行案例中,媒体报道的23.5亿债转股金额预计降低中行1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测1bp,影响可忽略不计。但考虑到通过债转股实现企业重组的业务并不会大范围铺开,其对银行业的资本金压力微乎其微。3)别把熔盛案例和修改商业银行法43条联系起来:“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条例若在未来真有修改,是为了实现银行的混业经营和投贷联动,通过债转股实现困难企业重组与之无关,也不会大规模铺开。4)短期内债转股为银行带来了一个新的不良处置渠道: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有限(有重组潜力行业的龙头企业),核销、打包转让AMC等不良处置方式的重要性不会因此下降。 3月10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交易在0.9倍16年PB,往后看,银行板块不再有未知利空因素,但催化剂还尚未落地。若银行真因为对债转股的误读下跌,将是绝佳的买入时间窗口。
发布日期:2016-03-11 9:55:00
内容: “从僵尸企业到僵尸银行”纯属杞人忧天——银行只会在有整合潜质的行业选择龙头企业:近年来我们在与银行的沟通中了解到,当前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造船等)最大的问题并非产能过剩,而是产能过于分散,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竞争和产能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商业银行一直都有强烈的诉求扮演产能整合者的角色。通过在部分行业通过债转股化解潜在不良,正是商业银行实现产能整合者角色的关键一步。但是,请注意!商业银行只会在有整合潜质的行业选择行业龙头进行债转股,而不会将其无限制推广到所有“僵尸行业”和“僵尸企业”。拿住困难行业龙头企业股权推动行业整合,是能最终解决产能过剩行业矛盾的有效途径。 1)熔盛债转股并不是首个案例:14年底长航油运退市时也做过65亿左右的债转股,当时的方案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存量股东转让股权,与熔盛定增新股的方案在技术细节上略有出入,但原理和效果一致。14年长航通过债转股重组后,第二年便实现盈利。2)债转股后对资本金的额外消耗微乎其微:从贷款的风险权重100%提升至股权投资的400%。在熔盛-中行案例中,媒体报道的23.5亿债转股金额预计降低中行15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测1bp,影响可忽略不计。但考虑到通过债转股实现企业重组的业务并不会大范围铺开,其对银行业的资本金压力微乎其微。3)别把熔盛案例和修改商业银行法43条联系起来:“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条例若在未来真有修改,是为了实现银行的混业经营和投贷联动,通过债转股实现困难企业重组与之无关,也不会大规模铺开。4)短期内债转股为银行带来了一个新的不良处置渠道:但由于其适用范围有限(有重组潜力行业的龙头企业),核销、打包转让AMC等不良处置方式的重要性不会因此下降。 3月10日收盘,A股银行板块交易在0.9倍16年PB,往后看,银行板块不再有未知利空因素,但催化剂还尚未落地。若银行真因为对债转股的误读下跌,将是绝佳的买入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