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求生记吧 关注:19,108贴子:280,045

看各位好汉最近等更的日子无聊。偶遇不错的文,特来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解读《西游记》里的智慧与阴谋。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3-10 19:05回复
    《西游记》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而99%的人还停留在师徒四人,一路打妖怪上西天取经的理解层次(如果你被我说中,请往下看)。若是这样,《西游记》还能被评为名著吗?看世梵解读《西游记》
    ----<必看:此番解读西游记中的宗教≠现实中宗教、西游记人物≠封神榜人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注意:原稿为历史学家叶之秋先生所创,以下发表解读章节由本人世梵整理、修改加以完善。欢迎各位看官,提出不同的见解或看法,谢谢。<欢迎转载,分享到空间和朋友圈,共品味中国古典名著韵味>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3-10 19:06
    收起回复
      他要忙着砍柴养老母——这个理由很可笑。当孙悟空请樵夫带路,樵夫怒了,还是说要去砍柴,没空。
      只因,这个樵夫是个引路人。引路结束,他就必须消失了。
      太上老君千辛万苦把孙悟空引导到西牛贺州,让他拜入须菩提祖师门下。那么,这位法力通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菩提祖师究竟是谁呢?太上老君让孙悟空拜菩提为师究竟有什么目的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3-10 19:27
      回复
        孙悟空在遇上如来佛时,如来问孙悟空有何神通。孙悟空得意洋洋地说:“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纵十万八千里。”如来听了只是呵呵笑。
        孙悟空这三种神通,看似厉害,其实没有一项具有超强的攻击性,反倒有两样是逃命的神通。
        有人会说,孙悟空打架不是挺厉害吗?孙悟空的格斗之术是菩提老祖教的吗?在第二回斗杀混世魔王后,群猴说,他们是被魔王一阵风摄来的。如今回去,路途遥远。孙悟空说:“我如今一窍通,百窍通,我也会弄。”菩提老祖没有传孙悟空格斗之术。孙悟空是在领悟仙道之后,自学成才,学会格斗的。
        堪称三界第一仙的菩提老祖,为何不交给孙悟空一些必杀技,反倒交给孙悟空三项都有重大缺陷的神通呢?
        因为菩提就是老君,老君秘密训练孙悟空的目的,是让其充当闹事者,进而充当密探。做这种事情的人,保命手段第一。于是,传长生之术满足孙悟空的愿望,传七十二变逃过绝大多数仙人的法眼,传筋斗云可以逃过绝大多数仙人的追杀。
        菩提老祖传授的这三种功法,正可以满足需求,而不会让棋子太强,以至于失控。
        那么,孙悟空修仙结束,回到花果山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3-10 20:44
        回复
          一直到老魔嘲笑他的棒子是哭丧棒,一贯自尊心超强的孙悟空,才忍不住爆出真相!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3-10 20:47
          收起回复
            那么,孙悟空为何排名最后呢?前文孙悟空已经亲口说出了——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
            身小,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身体矮小、瘦小。
            那么,就应当是牛魔王个子最大,蛟魔王个子次之,美猴王孙悟空个子最小喽?别的不清楚,但猕猴王、禺狨王(金丝猴王)都是体型很小的猴类。因此,以身高排名的说法,或许不够准确。
            其实,身小还有一种理解,就是生身年龄小。且自古以来,兄弟结义,一般都是以年龄论排行。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刘备年纪最大,关羽次子,张飞最小。
            孙悟空乃天生石猴,更得菩提祖师传功,三百二三十岁就已经成就天仙。这对于寻常妖魔,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3-10 23:36
            回复
              孙悟空即便不逃跑,也变成打不死的小强。火眼金睛擅能窥破幻境,正是万般变化的克星。此后,孙悟空变化罕有人能识别,别人的变化,孙悟空却可轻易识破!
              当初打伤孙悟空,是为了日后放孙悟空;说要炼化孙悟空,其实是要提升孙悟空实力。
              太上老君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孙悟空毕竟是他的弟子(神秘高手菩提祖师他是谁?绝非准提、须菩提、如来,只能是他!),心中多少还是喜爱的;另一方面,孙悟空修行太短,没有更强的神通,根本不能执行难度更大的任务。
              在大闹天宫中,玉帝可谓损失惨重,他明知道猴子天性爱吃桃,为何还让孙悟空看守蟠桃园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6-03-10 23:41
              回复
                第十七章、玉帝的深谋远虑
                世梵先生-中华易经文化 1月10日 16:50
                猴子爱吃桃,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作为天界之主的玉帝,统帅三界仙神,自然不会是个昏庸无能之辈。那么,他为何还要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呢?
                书中是这么介绍的。一天早朝,许旌阳真人出班启奏说,齐天大圣受封以来,整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仙神,不论高低,都以朋友相称。“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
                孙悟空每天闲游,怎么就会生出是非呢。品味许真人的话,有点不怀好意哦。他在说,若继续放纵孙悟空,孙悟空能必然结党,在天庭形成强大势力。许真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第十五章对孙悟空实力的分析,就提到,孙悟空之所以能够群战九曜星,十二元辰、二十八宿只抓七十二洞妖王,不抓猴兵猴将,那就是在给孙悟空卖人情。
                玉帝听了,深以为然,把孙悟空找来,吩咐他从即日起看管蟠桃园。
                也就是说,许真人提议给孙悟空一个差事,可把蟠桃园交给孙悟空,是玉皇大帝乾纲独断的结果。
                他为何要如此呢?
                要知道猴子爱吃桃,而蟠桃乃是仙界至宝。这个任命,无异于让小偷去看管保险库嘛。
                玉皇大帝就是要让孙悟空去偷桃,去搞破坏,去闯出一个天大的祸端来。
                只有如此,他才能够将孙悟空治罪,他才能将孙悟空背后的人给挖出来!
                这么说,有证据吗?
                有!
                书中写土地引孙悟空入园子,一一介绍。之后,孙悟空就想偷吃。“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我们细品这段话,可以发现许多破绽。这满园子是有很多仙人的,不但有土地,还有锄树、运水、修桃、打扫等等许多力士。整个蟠桃园,上万棵蟠桃树,没几十人看管不行。即便孙悟空某一天把大家赶出去,自己尽情享用,但时间一久,必然会被力士、土地发现。
                后文写七仙女来摘桃时,提到第一排摘了两篮子,第二排摘了三篮子,唯独在九千年一熟的第三排中,竟然看不到一个熟了的桃子——唯一的熟桃子,还是孙悟空变的。问题就出来了。明明这些力士、土地知道孙悟空在偷桃,为何没有人阻止?
                是他们怕了孙悟空,不敢劝阻吗?即便不敢当面说,为何不去禀告玉帝,让玉帝来惩处孙悟空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力士和土地早就禀告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让他们别吱声。
                还有一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玉帝的心机。七仙女摘桃时说,没有成熟的九千年桃子,可后来如来降伏孙悟空后,王母却端来了亲手摘的九千年大桃子数颗。
                不是说,九千年的熟桃子都被摘了吗?王母娘娘哪里弄来的呢?
                只因,玉帝在孙悟空偷桃的同时,暗中吩咐土地、力士也偷桃。即便孙悟空只是吃九千年的蟠桃,即便每棵桃树只结三五颗熟透的桃子,可三千六百棵桃树,孙悟空怎么能吃完!孙悟空在仙界一共呆了不到半年,只有小半的时间在管理蟠桃园哦。
                当时的孙悟空虽然搅乱过龙宫、冥界,但并没有犯下多大的罪过。初战天兵天将,大败巨灵神和哪吒,也显示了相当的实力。关键是孙悟空谜一样的背景,让玉皇大帝很忌惮。
                我们看第一回,孙悟空出世,动静极大!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就连玉皇大帝也被惊动,他连忙吩咐千里眼、顺风耳查看。可在千里眼、顺风耳禀告金光来自东胜神州花果山后,玉帝却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玉帝这前后表现,实在有些反常。只因,他忽然想到,太上老君就在花果山水帘洞修行过,莫非这孙悟空和太上老君有关?
                加上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与哪吒交手时展现的七十二变神通,都与太上老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不让玉帝生疑?
                这也是孙悟空明明有搅乱龙宫、冥界之罪,可太白金星一提招安,玉皇大帝就给孙悟空正式神仙编制,并且授予部门正职领导的真正原因。
                太上老君与玉皇大帝面和心不合已经是亿万年的事情。若孙悟空就此安份下去,一切好说。可孙悟空竟然嫌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庭,自封齐天大圣。玉帝也有点恼火,于是派出托塔李天王率领本部兵马出战。结果,孙悟空大败巨灵神、打伤哪吒,显示了不俗的战斗力。玉皇大帝虽然有些愤然,但最终还是同意授予孙悟空齐天大圣虚职。
                不过,玉皇大帝可不会就此将一颗定时炸弹埋在自己身边。他必须想尽办法把孙悟空这个毒刺拔掉,为此,损伤一些皮肉,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玉皇大帝纵容孙悟空偷桃,不让孙悟空参加每年(人间每三百六十年)一度的蟠桃会。玉帝早就料到了,以孙悟空的暴脾气,一定会再次反出天庭。如此,他就可以下狠手,将孙悟空除去。
                而老君的表现让玉皇大帝更加坚定了除掉孙悟空的念头。
                孙悟空破坏蟠桃会后,闯入兜率宫。宫内竟然无一人把手,孙悟空竟然一口气把珍贵无比的五葫芦九转金丹都吃掉。老君汇报说,只因他与燃灯古佛讲法,弟子们都去听讲,所以孙悟空才能顺利行窃——但玉帝会信吗?
                鬼才会信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16-03-10 23:41
                回复
                  孙悟空得意洋洋地回来,邀请如来去看天尽头的柱子。如来却说孙悟空是个尿精猴子,并举起手掌为证:“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
                  若孙悟空不在撑天柱上留言、尿尿,那如来还真拿不出什么凭证。
                  对此,孙悟空怎么看?他大吃一惊,连连说:“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孙悟空的第一个猜测,是如来会未卜先知之。不过,未卜先知,乃是超级大神通。除了当初他的老师展现了一二分之外,孙悟空从没亲眼见到任何人施展。
                  孙悟空连说两个不信,一是不信如来神掌这么厉害,二是不信如来会未卜先知。他提出,自己要重赛。可是,如来不容分说,就将手掌化为五行山,将孙悟空压下。
                  那么,孙悟空究竟有没有跳出如来手掌呢?经过五六百年时间的反复思考,孙悟空得出一个结论:如来哄我!
                  在五行山下的五六百年,孙悟空无事可做,估计想得最多的,就是与如来的这一战了。孙悟空的这句话,应当就代表了真相。如来是以欺诈的方式取得了胜利。如来隐藏了他身具“慧眼”的超级神通,伪造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所谓罪证,根本不给孙悟空辩驳的机会。
                  身为佛派之主的如来,为何做出如此小肚鸡肠的事情呢?因为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16-03-10 23:44
                  回复
                    今天就更在这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38楼2016-03-10 23:47
                    回复
                      我也是醉了,一本小说就可以推敲出这多。出书的时候告诉我一声,额😓忘了-_-||你不是原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6-03-11 11:42
                      回复
                        然则里面犯了个错误,书内设定是高于台词的,因为人物是会说假话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某个地方引用的台词被设定推翻了


                        IP属地:山东40楼2016-03-11 11:59
                        收起回复
                          四大名著本身就争议,各人说个人的。作者能把西游记解读到这个地步也算是用心读书了。现在想想没文化真可怕,少壮不努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6-03-11 12:45
                          回复
                            这么明显的不作为,不是奸细是什么?
                            沙僧是奸细,那么猪八戒呢,他清白吗?敬请关注第二十二章:猪八戒被贬真相


                            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6-03-11 12:47
                            回复
                              第25章、被愚弄的龙王与皇帝
                              世梵先生-中华易经文化 1月10日 17:22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在京都长安接连发生了几件不可思议之事。
                              先是有一个神机妙算的道士袁守诚摆摊算卦,他告诉渔夫,每天在哪里下网,必定可以抓到许多鱼虾。泾河龙王大怒,担心水族被人类抓捕干净,就变身一个秀才前去找袁守诚吵闹。袁守诚一语道破泾河龙王身边,还告诉龙王,明日何时何地,将要降雨多少。泾河龙王不信,可晚间竟然接到玉帝诏令,让他明日在何时何地降雨多少——竟然与袁守诚预测一般无二。泾河龙王在军师的挑唆下,自作聪明,把降雨的时辰、数量都稍作改动。然后,龙王前往袁守诚摆摊处,得意洋洋地把人家摊子砸了。
                              袁守诚冷笑:你违背玉帝诏令,私改时辰、点数,用不了几天,你就要上斩龙台。
                              龙王大惊,急忙向唐太宗托梦求救。唐太宗答应。大唐宰相魏征正是监斩官。唐太宗假意邀请魏征下棋,不让魏征出门。不料魏征打了一个瞌睡,就在梦中将泾河龙王斩首。一颗硕大的龙头,从京城长安的空中坠落。一时间,全城轰动。
                              孙悟空以天仙身边,不会未卜先知之术。如来有无边法力,孙悟空依然不信他有预测未来之能。为何一介凡人,竟然能够未卜先知?
                              袁守诚、袁天罡之流,顶多不过是略窥天道的人仙级别。若说是测算凡人的命运,牵涉面不广,或许有可能。袁守诚测算的,可是玉帝的心意。玉帝是何等身份,他想在什么时辰下雨,想下雨多少,怎么可能被一个凡人道士算到?
                              这是第一不可解。
                              之后,泾河龙王怨气冲天,一状告到冥府。唐太宗皇宫也夜夜闹鬼。阎罗王派人拘押唐太宗,刚巧是魏征的熟人崔判官迎接。
                              崔判官说,他和魏征乃多年好友,子孙多蒙魏征照顾。如今魏征有托,他必定出手照顾太宗。来到地府,十殿阎罗亲自出大殿迎接,十分客气。问及泾河龙王一事,唐太宗解释,自己已经尽力,谁能想到人曹官(魏征)竟然在梦中杀人。
                              此时,秦广王说: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秦广王解释乃第二不可解。
                              既然泾河龙王注定死在魏征手上,秦广王为何不告诉龙王,却以龙王告状为由,将唐太宗魂魄拘来?
                              之后秦广王让崔判官查询唐太宗还有多少阳寿,没事的话,就让唐太宗还阳。崔判官拿来天下万国国王生死簿查看,竟见上面写着:南瞻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死于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连忙拿笔添了两横,交给秦广王。
                              书中写:
                              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太宗闻言,躬身称谢。
                              阎王为何吃惊?必然因为他早就知道唐太宗该于贞观十三年死去,可生死簿却被改成三十三年。若阎王不瞎,还可以看到添上的两笔墨汁都还没干。
                              为何泾河龙王下雨迟了几分钟,少了几滴雨,就被玉帝下诏斩首,崔判官擅自为唐太宗延寿二十年,却无人追究呢?
                              这是第三不可解。
                              十殿阎罗让崔判官送唐太宗出去。崔判官却把唐太宗带到十八层地狱。里面有无数隋末争霸失败而死的亡魂。无数人在高喊:李世民,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把个唐太宗吓得战战兢兢。
                              崔判官把唐太宗送到六道轮回中的超生贵道中,嘱托唐太宗一定记得做一个水陆法会,以超度那无主冤魂。如此,管教大唐江山永固,后代绵长。
                              崔判官为何不直接把唐太宗送出阳间,偏偏要绕道十八层地狱?按照崔判官的说法,冥界有去路,无来路。也就是一条单行道。可是,前文孙悟空闯入冥界,最是照原路打出冥界。崔判官明显在撒谎。
                              崔判官为何要撒谎?这是第四不可解。
                              若我们结合第八回几句话来看,这四处不可解,都可迎刃而解。
                              书中写观音带着木吒来到长安,土地急忙来迎接。没几天,满长安的神祇都来拜见观音。有人会说,土地、城隍是道派的神,为何要拍观音的马屁,听观音的调遣?大家别忘了,观音除了菩萨这个佛派身份,她还是五方五老,管辖地带正是南瞻部洲、南海一代。
                              观音吩咐众神:汝等切不可走漏一毫消息,我奉佛旨,特来此处寻访取经人。借你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
                              寻访取经人本是得到玉帝首肯,如来批准的公开行动,观音为何不让众神泄漏她的消息?观音语气十分严厉。若真有人泄漏,她不介意出手灭杀。
                              只因,观音下面的所作所为,实在见不得光。
                              那袁守诚必然就是观音化身。以她的神通,驱赶鱼虾,让渔夫每天都能捕获,不过是小事一桩。所谓算出玉帝旨意,也不过是玉帝看在观音面子上,依计行事罢了。泾河龙王自大而急躁,自然落入彀中,被斩首也是他自寻死路。
                              所谓泾河龙王早就注定被魏征斩首,不过是秦广王畏惧观音,说的一句谎言。
                              崔判官早就得到观音指点,必须帮助唐太宗。崔判官擅自更改唐太宗寿命,秦广王等十殿阎罗看的明白,但他们也知道崔判官有观音撑腰,于是不敢妄动。
                              崔判官带唐太宗去十八层地狱,也是观音吩咐。观音就是要吓吓唐太宗,以达到自己寻找取经人的目的。
                              在策划取经行动时,如来曾解释说:”我待要


                              来自iPhone客户端48楼2016-03-11 1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