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大家庭吧 关注:6,051贴子:44,607

儿童抽动症之我见——我思故我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抽动症的误区-对家长的提醒与建议》被自己误删除了,不知道百度能不能恢复,里面的资料有的也没有存档当,凭记忆和目前对抽动症的理解重开一贴。


1楼2016-03-05 11:37回复
    就是呀我找不到了,以为是别人删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3-05 11:41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16:30
      广告
      一、关于免疫
      儿童的免疫发育是不完善的,这与年龄有关,短期内任何人无法改善免疫指标,而免疫的低下造成了孩子体抗力差,也就是中医里说的“正气不足”,这导致孩子非常容易生病,进而加重抽动,所以家长心急如焚,总想找对一种方法或灵丹妙药,期望短期解决问题,毕其功于一役,但事与愿违。


      5楼2016-03-05 11:56
      收起回复
        1、免疫过程
        人体免疫系统分四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全身粘膜系统,第二道防线是NK细胞,第三道防线是体液免疫,第四道防线是细胞免疫,后两道防线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
        当病毒进入人体首先需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体液免疫启动,B淋巴细胞分化为效应B细胞及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可分泌抗体,抗体与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记忆B细胞通过抗原的再次刺激又可分化为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免疫球蛋白,形成二次免疫。
        此时部分病毒被清除,未清除的病毒毒性也将下降。然后未清除的病毒将侵入人体细胞,并在细胞表面形成病毒病原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复合物,该复合物可被T细胞识别,诱发细胞免疫。然后,T淋巴细胞一方面通过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将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里面的病毒病原体,移交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接受刺激产生淋巴因子,进而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出效应B细胞和抗体,加强体液免疫。


        6楼2016-03-05 12:00
        收起回复
          据此形成以下个人观点:
          ⑴、体液免疫在清除病毒病原体方面起特殊作用,也需要细胞免疫的协助。
          ⑵、细胞免疫低下者将影响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即使体液免疫指标很好。
          ⑶、体液免疫低下者由于清除病毒功能低下,慢性感染会更重。
          ⑷、短期刺激细胞免疫也会增强体液免疫,此时体液免疫增强属于主动免疫。
          还有,免疫在10岁左右是个分水岭,10岁以前与10岁以后的免疫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扁桃体与胸腺等免疫器官将退出历史舞台),那么这两个阶段的孩子面对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这个要注意。
          由于我儿子年纪小,所以我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研究较少。


          8楼2016-03-05 12:11
          回复
            2、与免疫相关的因素
            2.1饮食与免疫
            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反复生病。所以在确认孩子体质差、免疫指标不好后,第一步就需要研究孩子的吃饭问题,是否偏食,是否营养均衡,这个工作不做,靠吃药就有点本末倒置。但遗憾的是,真正能相信并做得不错的家长不多。


            10楼2016-03-05 12:37
            收起回复
              2.2 免疫与运动
              运动具有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对于延缓衰老、防病抗病、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进健康有积极作用。有研究表明,连续有规律运动12周可有效提升机体免疫能力,当然要持之以恒。经常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复杂变化的协调能力,运动属于一种积极的休息,可以使疲惫的神经细胞补充氧气机营养物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使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得到锻炼和加强,使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的兴奋及抑制的调节能力得到完善。所以抽动患儿必须运动,懒孩子是治不好抽动。但抽动严重期及心肌损伤者不要运动。
              经常有人问抽动孩子运动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必须运动,但要适度。过度疲劳会使植物神经不敏感,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最终导致免疫能力下降,感染加重,抽动进而加重。如何界定运动强度的方法?最大心率=0.6*(220-年龄),出汗不受凉,时间在45分钟左右为准。
              运动方式:健步走、瑜伽、游泳、慢跑。
              摘录:
              免疫系统功能的维持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共同维持着机体的自稳态,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995年Niemnn将生活方式、运动与免疫系统功能间的关系归纳为:
                (1)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饮食、精神状态等。
                (2)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及运动强度过大的人更容易被感染。
                (3)增强免疫功能的途径:
                平衡膳食:摄人的热量适当,热源质比例适当,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含量的比例,按总热量的百分比计为 15%,25%,60%;充足的维生素、充足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减少精神压力。
                保证睡眠,孩子睡眠时间应在10小时以上。
                中强度运动,每天 45分钟。


              13楼2016-03-05 13:10
              收起回复
                2.5、免疫调节剂
                孩子幼年阶段免疫系统是逐渐发育的,长期人为干预免疫系统,给孩子一生会带来麻烦,所以本条不加内容。


                16楼2016-03-05 13:30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10:30
                  广告
                  三、关于儿童抽动症
                  1、关于病因
                  1.1、遗传因素:占所欲患儿的10%,倾向于常染色体异常,所以男孩比女孩患病率高。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1.2、围产期损伤:占所欲患儿的15%,母亲怀孕期间抽烟、发高烧、心情长期抑郁,生产时婴儿缺氧、难产、剖腹产,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等。过去式了,我们也毫无办法。
                  1.3、家庭因素、药源因素:占所欲患儿的20%,家庭氛围不好、夫妻离异、管教方法不当等,及长期服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神经药物等,这个是我们能做到的,所有家长在此方面都要改正,有人说有抽动患儿的家里肯定有完美主义者、神经质的家长,有一定道理。即使它治不好病,但和谐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也是有好处的。药物就不用说了,注意吧。
                  1.4、精神因素:占所欲患儿的10%,孩子长期焦虑、忧伤、惊吓,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等等。这一点我们得想办法,也可以控制。
                  1.5、营养不良:占所欲患儿的10%,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合成不良、脾胃虚弱吸收不好,及其他如软磷脂、不饱和酸等摄入不足等。这一点必须解决,也能解决。
                  1.6、感染因素:占所欲患儿的16%-25%,鼻炎、结膜炎、咽炎、扁桃体炎、肝炎、呼吸道感染、水痘、腮腺炎、各型脑炎形成慢性病灶,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占所有患儿的10%)。没办法,积极预防和治疗。
                  1.7、其他:比例未知,脑部实质性病变。这也没好办法。
                  多数人不是一个因素导致,该注意的都注意吧。


                  25楼2016-03-05 13:50
                  回复
                    2、抽动症的治疗方向问题
                    抽动儿的免疫指标多数不好,除年龄及先天的原因,抽动本身也会降低其免疫指标。换句话说,神经系统-内分泌-免疫系统是三位一体的,提升体质,减少诱因对神经系统的干扰会减少,进而缓解抽动,同时神经系统如果被营养,它也会通过内分泌系统改善免疫系统,进而提升体质。所以抽动的两个方向:一是正方向治疗,提升体质;二是营养神经。


                    26楼2016-03-05 13:56
                    收起回复
                      6、孩子的喂养
                      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抽动心急如焚,天天求医问药,但可能大家没有考虑孩子的问题恰恰是自身的问题,最起码占一半,那就是对孩子的喂养不当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常见的问题:
                      6.1、偏食,这个不多说,道理很简单。
                      6.2、吃过多不易消化的东西,比如动物蛋白、肉、高脂肪食物等。
                      6.3、吃鱼和肉过多,一是不消化,二是影响体质提升,生火生痰。
                      6.3、每餐吃过量(尤其是晚餐),不吃还追着喂,造成脾胃失调,产生积食。
                      6.4、看护不到位,出汗不及时擦拭,增减衣物不及时,晚上孩子蹬被家长未及时给盖上,造成孩子受寒,有的长期受寒,免疫力下来了,感染多了,症状就重了。
                      6.5、爱到人多的地方玩,尤其是春冬两季,受交叉感染多。
                      6.6、对孩子缺乏了解,不关注孩子的各类体征,比如舌苔的变化、早晨是否口臭,大便是否干或稀,舌尖是否红,舌苔是白还是黄,脸蛋是否红,鼻梁是否发青、脚上是否有青筋等等,这都反映孩子目前的问题,要及时对症调理。
                      6.7、吃太多寒凉的东西,比如冰激凌等,有的家长知道这不能吃,但不知道有些水果也不能多吃,比如梨、香蕉等,也是寒凉之物,少吃无妨多吃无益。
                      6.8、去医院太多,孩子比较敏感,去多了会使其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这是可以加重抽动的。
                      6.9、生活习惯不好,比如爱光脚走路(在家里地板上)、平时吃零食过多,正点吃饭时不好好吃饭等。
                      6.10、满目跟风,比如艾灸,它尤其适应性,只有确定孩子体质适合才可以的。


                      34楼2016-03-05 15:05
                      收起回复
                        7、关于积食与受寒
                        我们许多孩子淋巴细胞百分比长期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长期低,我一直挺困惑,百度没有给我答案,目前我的理解是:一是免疫紊乱;二是长期积食(尤其是幼儿),造成体内毒素长期居高不下,免疫系统必须要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来消灭这些毒素,毒素源源不断,淋巴细胞也就不断产生,造成长期淋巴细胞百分比过高;三是经常受寒,虽然没有到感冒发烧阶段,但抵抗力下降,外界细菌病毒长驱直入,免疫系统启动,也造成长期淋巴细胞百分比过高。


                        35楼2016-03-05 15:15
                        收起回复
                          四、中医体质与抽动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小儿体质分为以下六个类型:
                          平和体质、气郁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特禀体质。


                          36楼2016-03-05 15:27
                          回复
                            平和体质
                            体型匀称健状,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寒耐热,睡眠好,知饱知饿,二便正常,淡红舌、薄白苔。
                            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对外界适应能力强。


                            37楼2016-03-05 15:34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04:30
                              广告
                              气郁体质
                              体形偏瘦,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优柔寡断,有时脾气急躁易激动,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平素多闷闷不乐,呈忧郁面貌,此类体质孩子发病急,但病程短,也不重。多与孩子生长环境、家庭条件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教育、沟通对缓解有很大作用。


                              38楼2016-03-05 15: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