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点公益吧 关注:1,636贴子:3,565
  • 6回复贴,共1

按摩师的自我保护(转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 老曲头的图书馆《按摩师的自我保护》
  从事按摩师职业的人在学习按摩技术的同时,必须先学会如何保护自已的身体健康,一名没有学会和掌握自我保护技术的按摩师,他的职业生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邪气袭人的七个步骤
  1、邪气侵入皮肤,皮肤松弛则腠理开,腠理开邪气从毛发侵入,进入皮肤里,则汗毛立起,毛发立起则寒栗,所以皮肤痛,如感冒,汗毛立起,皮肤痛;
  2、邪气留在体内不去,传入络脉,出现间歇性的肌肉疼痛,相关部位有时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局部代脉;
  3、邪气在络脉,络脉不通反复不好,然后顺着络脉进入经脉,邪气在经脉,则出现振寒,容易受到惊吓,邪气入到经脉,影响到血脉和心;除了做理论分析外,前面提到“若日月之影,音声鼓响”,如果知道邪气所在,必须有明确的可供观察的指标,这里就提到具体的临床症状;
  4、邪气再入一步,就到俞穴点,三阴三阳经脉不通,表现为四肢的关节疼痛,腰脊拘紧,强直感;关节不通的时候邪气在俞穴点,洒淅喜惊的时候邪在经,肌肉结节疼痛邪在络,皮肤疼是在皮,这些提示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鉴别意义,对邪气的深浅认识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在选择治疗时,如何治疗这就是依据。
  5、邪气继续深入,到了伏冲脉,伏冲之脉是比经俞更深一层次,深部的冲脉,即主动脉,具体的临床表现是身体出现沉重感和疼痛感;
  6、邪气从经络入到腑里,在肠胃的具体临床表现是肠鸣,腹胀,如果寒邪留在腑中则出现肠鸣、完谷不化,常见的慢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现代中医说的脾虚的就是肠寒,如果是热邪则出现大便稀溏,黄糜状,带恶臭,夏天的感染性腹泻常出现肠糜;
  7、邪气滞留在肠胃反复不好的,就会从肠胃浸出到膜原之间,包括大网膜,肠间的系带之间,在这些地方的血管上稽留不去,反复不好最后形成积。积,一般属于阴邪,如肠系膜淋巴结发炎,肠结核,各种肿瘤,各种炎性包块,等都属于积。从这可知道积的生成。
  邪气在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膂筋、肠胃膜原,上连着缓筋,邪气的传变在人体之内由浅入深逐步传变的,这病理变化可以说是一切病的通用格式,具体对一个病邪在哪,邪气所在层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把邪气传变弄明白后,对每个病用针用药进行治疗时心里就非常明白。这讲述的内容与现代医学的血行播散、病理的损坏完全一致。


IP属地:广东1楼2016-03-03 08:50回复
      在实践工作中,按摩师除消耗一般的脑力和体力外,在手法的操作过程中必定还要消耗大量的体能,时间一长就易感觉疲劳、肌肉酸痛、烦躁等。鉴于按摩的职业特点,按摩师必须在力量、肢体、精神等方面进行自我保护。
      一、力量自护
      当前仍有一种倾向,认为按摩只要有力气就行,甚至认为力量越大效果越好。对于这种认识,理论上是片面的,实践中更是有害的,是不懂保健按摩的一种表现。按摩师手法有力是手法操作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有力并不是单纯指力量大,而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和功力。按摩主要是靠手法技术的运用,其 效果并非单纯与按摩师所施用手法力量大小、操作时间的长短呈正比。长期过量不当用力会不利于按摩师的健康。所以,按摩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练功
      按摩师平时要注意自我练功,使自己具有较强健的身体和一定的功力,从而发力柔和而深透,同时又有助于恢复在推拿过程中消耗的体能,缓解疲劳,以改善其职业性久立、久坐、腕部超负荷运动及持续性弯腰等不良姿势所造成的气血运行偏颇状态,维护按摩师的身体健康。
      按摩师通常练习的功法有“易筋经”、“少林内功”以及其他的辅助等,这些功法可以增强人体的素质,并能定向提高动作肢体的特殊机能。
      (二)准确掌握各种按摩手法技术的原理
      按摩手法是一种技巧,是一种高级的人体运动形态。专业按摩师应悉心揣摩、研究每一种手法技术的动作要领,全面理解手法技术的力学原理,准确掌握每一种手法的动作结构,巧妙运用各种省力原则,使手法技巧与力量的运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灵活施加恰当的手法,减少按摩师自身体能的消耗。
      (三)发力勿泄量力而行
      按摩师对形体高大、强壮的宾客施术时,若自觉力量相差悬殊,有些手法可不必勉强为之,如扳法、背法,切勿施用暴力、蛮力,强拉硬扳。可灵活选用其他手法,如用肘按法替代指按法,既能使按摩师尽量减少消耗的能量,又能达到让宾客得到足够刺激量的目的。反之,如果一味加重手法力度,既过度消耗、浪费按摩师 自身的体能,又易引起肌肉紧张、僵硬,使动作生硬不协调,增加了关节、韧带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总之,按摩师在实际工作中,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施用最小的力,消耗最少的体能,既保证身体健康,又取得良好的保健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二、肢体自护
      肢体自护是按摩师自我保护的一项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劳损。
      (一)运用规范的手法动作
      中医传统按摩十分强调手法动作结构的规范性,这是因为各种规范化手法的肢体动作具有各自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完全符合正确的运动生物学原理,不但对人体产生具有特定动力形式的作用力,准确地发挥出各自的保健、治疗作用,而且对预防专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性损伤(如手指变形、肌肉劳损、腰椎疾病)都具有重 要意义。如一指禅推法中的沉肩、垂肘、悬腕,靠腕关节的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等,只有这样操作,按摩师上肢的肌肉才处于交替放松的最佳状态,不容易疲劳。又如滚法时,如果长期采用腕关节外摆、用力过猛的错误姿势,则易导致腕关节韧带捩伤、劳损。
      (二)采取正确的身体姿势
      按摩师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利于手法操作的进行和力量的发挥。例如,要含胸拔背收腹,不要挺胸凸肚,亦不要塌肩屈背,站立时两足丁字步或弓箭步,这样能使身体进退自如,转侧灵活,保护操作过种中身体各部动作协调一致。
      (三)技术娴熟,双手操作
      高水平的按摩师,左右手均能娴熟地进行操作。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按摩师的双手才能交替放松、休息,以适应长时间、繁重的临床工作,防止某一侧肢体的过度劳损。
      三、精神自护
      精神自护是医师调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按摩师的医德修养、呼吸、意念活动等。按摩师能否在大量而繁重的临床工作中始终保持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呼吸自然,且具有较强的耐疲劳性,是按摩师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按摩师在工作过程中,最好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呼吸均匀、平静、全神贯注,不能左顾右盼、心浮气躁、心不在焉。此外,某些手法操作特别注重按摩师意念的主导作用,如缠法又有“心劲功”之说,要求术者意念专注,以意领气,以气发力,使人体产生所谓的“内劲”,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这需要按摩师经过长 期、艰苦、规范的训练和实践。
      (二)医德高尚
      按摩师必须朝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看齐,仪表端庄,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对工作精益求精,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全心全意地为宾客服务。
      综上所述,按摩师在工作过程中,既要注意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锻炼和手法操作技能的专门训练,又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力,使手法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为长期的按摩工作创造条件。
      节选自由王国才主编的《推拿手法学》


    IP属地:广东2楼2016-03-03 08:51
    收起回复
      2025-11-04 19:10: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受教益,爱护自己,才能更好的施于患者。谢谢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3-05 11:32
      回复
        嗯,是的,就是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24 0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