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些不胜枚举的B级甚至是C级僵尸电影也是刺激了当时的市场。此外,十字军成为僵尸再度复活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纳粹军人成为僵尸的《Zombie Lake 》美国南军的士兵变成僵尸的《The Supernaturals 》等等,一些具有历史(?)性的僵尸电影充斥了整个恐怖电影。以僵尸(ZOMBIE)为主题(题材)的电影多到让人无法想象,甚至连一些吸血鬼或是狼人片,都会有僵尸来轧一脚。一直到了由导演Dan O`Bannon所拍摄的《芝加哥打鬼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s》(1985)之后,僵尸终于突破多年来的传统,可开口说话并快速前进,最惊人的是打破头脑也不会死。
《僵尸的时代》
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所拍摄的僵尸三部曲,除了充满紧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确的人物描写与极具隐喻性的剧情内容,是在当时所有类似作品所无法凌驾的。最主要的一点则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当时年代的情况。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剧中所呈现出的杀戮感,写照出当时美国社会对越南战争的社会反应。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僵尸,和拿着武器干掉僵尸而获得极度快感的自卫民众,则是清楚的描写出当时美国颓废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卖场为舞台,和人满为患的僵尸群展开长期的抗争本作品则是针对当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获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费社会,但心灵深处却依旧是颓废无助,做出了反讽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僵尸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存活下来的人只剩下无助和绝望,这是反映出在环境破坏与核威胁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征。正因为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僵尸电影和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才能够与观众产生一样的共鸣。
为什么僵尸能够成为恐怖电影的新宠儿?
僵尸和其它恐怖电影中出现的怪物的不同点,是因为僵尸本身是没有任自我意识的个体。虽说科学怪人是利用尸体所打造出的人造怪物(人?)但科学怪人却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力与情感。木乃伊也和僵尸一样同为尸体复活,但他因为还保留这生前的记忆,而且是有目的性的活动。但是为了吃人肉而活动的本能-----不,应该说是生理性的反应比较恰当,加上完全没有生前记忆,这一点便清楚了划分出僵尸与其它怪物的不同。记得在某篇报导上看过,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在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说过“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朋友都想客串成为僵尸,他们都希望变成外型奇特恶心的僵尸。为什么?因为他们也喜欢吃活人”。从这句话便可看出,僵尸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实际上,在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电影出所出现的僵尸群,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热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影迷们。每个人都非常高兴能够成为片中的一具僵尸。当欢天喜地的僵尸群在拍摄影片时,想象他们的感受应该是不难吧。
在《Day of the dead》片中出现了,一具被博士为了实验而饲养叫做BOB的僵尸。这具僵尸还丝毫保留着生前的片段记忆,所以有时候会做出类似“人类”的行为。在成为物质化后的僵尸身上看到类似“人类”的行为, 他的存在让观众有了强烈深刻的印象,甚至对这具僵尸产生了好感。在渴望后终于成为僵尸的快感,或是对僵尸所做出类似“人类”行为而产生的好感,这是长期处于物质生活下,我们现代人对于物质现况的基本反应吧。今日的我们是生活在被机械和物品所围绕的环境下,日新月变的科技所带来的,只是让机械文明或是计算机文明快速的渗透于我们生活里。在过去强调人类价值绝对的人性至上论,如今以响起警告的铃声渐渐的崩坏而去。就像是Cyber-punk文化在这样的变迁之下逐渐抬头,僵尸也许刚好代表人性至上论的终止划上了等号。也许僵尸是在隐喻我们人类原本应有的本性吧。
你也想成为僵尸看看吗?